首页 > 穿越时空 > 锦绣农门:医女王妃种田忙 > 第六百零六章 《三字经》

第六百零六章 《三字经》

2022-12-01 作者: 后语
  等楚挽挽在众目睽睽中煮完了奶茶,那些尝去过美人居的小姐们立刻认出了这是她们喜爱不已的饮品,看着楚挽挽眼睛都放光了。

  楚挽挽端起一杯茶,递给苏少风,“苏先生,请。”

  苏少风面色复杂地接过茶杯,看着奶黄色的茶水陷入沉思,这充斥着浓厚香甜奶香的浑浊液体,真的能成为茶吗?
  不过,楚挽挽煮茶的姿态确实不错,沉静中透着优雅,表情平和中带着对烹茶的喜爱,意外得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苏先生,茶凉了就不要喝了。”楚挽挽温馨提醒。

  苏少风回过神,看了看楚挽挽,再看了看手中的茶杯,有些踌躇。楚挽挽的烹茶过程他看在眼里,倒是与游牧族的酥油茶有些类似,但是加麦芽糖的操作就有些看不懂了,甜口的茶,那是什么诡异的味道!?
  苏少风怀疑的表情不加掩饰,楚挽挽笑着道,“先生,茶是需要品的,如果您一直看着,只会让茶的美味流逝。”

  “竟然还被小辈说教了。”苏少风无奈地笑了笑,硬着头皮品了一口。

  意外的,味道没有想象中那么甜腻,茶叶的清苦与奶味完全融合,在麦芽糖的作用下激发出了各自的香气,相互交汇融合,让美味成为提升。更让苏少风惊讶的是,喝完了后,他的心情都奇妙地愉悦起来。

  楚挽挽一直观察着苏少风品茶的表情,直到他眉头舒展露出笑容,才松了口气。

  苏少风闭着眼睛细细回味,再度睁开眼睛时,看着楚挽挽微微一笑,“早就听说楚家三小姐开了一间奇妙的茶楼雅阁,这就是你的茶道吗?”

  楚挽挽轻轻颔首,对苏少风作揖,“是。”

  “我从中体味到你的道,希望你能保持本心,一直走下去。”苏少风放下茶杯,转身走回座位坐下。

  楚千纤懵了,急了,但是贵妃刚刚警告过,她也不敢造次,便委婉质问撕开话题的口子,“苏先生,这也能算茶道吗?”

  楚千纤的话引起学生们的共鸣,虽然她们很喜欢美人居的奶茶,但是这实在是和茶道称不上啊!一时间,朱雀阁内充满了质疑声,如蜜蜂群嗡嗡作响,吵得人脑瓜子疼。

  贵妃撑着下巴,瞥了一眼坐下的苏少风,淡淡道,“苏先生这样,似乎难以服众呀。”

  苏少风“啪”得一声展开折扇,仿佛一个暗号,令质疑声渐渐平息。等彻底安静了,苏少风朗声道,“茶之一道,既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也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同时,它还是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三小姐通过她的茶,向我展示了她的道。”苏少风微笑着看着在喝煮奶茶的楚挽挽,“那就是为品茶之人带来幸福感。”

  苏少风说到这,抬起头环视着二层三层的学生们,温和地问道,“想必你们当众很多人都喝过她的茶吧?”

  这群高傲的千金小姐沉默下来,美人居已经成为京城上流圈女子趋之若鹜的风尚,她们或多或少都喝过,其中大半都被奶茶和甜品俘获了身心。

  有时候,无言就是最好的认同。

  苏少风朝贵妃轻轻俯身颔首,“贵妃娘娘,不知这样可算服众?”

  贵妃轻笑一声,“自然,苏先生不亏是前任翰林院学士,待在这里实在是屈才了。”

  楚挽挽一惊,没想到苏少风的身份这么厉害。翰林院学士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的品阶,但是身居皇宫陪侍天子,一般都是丞相的候选人,一旦选定基本就稳了。

  只是这苏少风并不是宴家之人,竟然也能入选翰林院学士,看来皇室有意打压宴家是真的了。

  苏少风淡然一笑,无奈地道,“娘娘,好汉不提当年勇啊——”

  贵妃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苏先生过谦了,陛下还一直记着您呢,随时欢迎您回去。”

  “娘娘若是来当说客的,就请死了这条心吧。”苏少风笑容淡了些,平静地道。

  “本宫只是随口说说,苏先生不要多想。”贵妃轻轻摇头,识趣地停止了话题,转头看向时刻臭着脸的毛老先生,用开玩笑的语气道,“老先生,轮到您了。这最后一道考核过完,就可以吃饭了。”

  “娘娘如果饿了,可以先行下庄。”毛老先生站起来,冷冷的语气丝毫不给贵妃面子,神奇的是贵妃也不生气。

  楚挽挽赶忙放下茶杯,做好准备。这老头子看起来是顽固迂腐,就考核来说应该是最难缠的。

  “老夫也不是不讲情理之人。既然你的幼年经历特殊,我也不会为难你。”毛老先生摸了摸山羊胡,慢悠悠道。

  “多谢老先生理解。”楚挽挽懂事地作揖感谢。

  “你先别高兴得太早,虽然你的底子薄弱,但是刚刚我也听到你亲口说识得几个字。”毛老先生抬手制止了楚挽挽的礼,摸着胡须思索了一会,“老夫也不为难你,半个时辰内将《三字经》默写出来,便算你过。”

  “《三字经》?!”楚挽挽呆住了,虽然九年义务教育教过《三字经》,但是也只是截取一些片段啊。楚挽挽依稀记得,《三字经》漫长的。

  “黄口小儿都会背的《三字经》,这很困难吗?”毛老先生瞪了眼楚挽挽,语带嘲讽。

  “.”楚挽挽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没那么哭丧,“没有异议。”还能怎么办,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记忆力好一点,能够想起小时候背过的《三字经》了。

  “来人,备文房四宝。”毛老先生大高喝一声,立刻有书童走进来收拾掉烹茶工具,换上了笔墨纸砚,甚至墨水都细心地磨好了,看来是早有准备。

  楚挽挽硬着头皮坐下来,选了一只细毛笔慢慢吸墨水。

  众人将她拿毛笔的笨拙姿势看在眼里,立刻明白楚挽挽真的不擅长书写,有乐子可以看了。

  楚挽挽拿着毛笔在砚台上反复刷着墨水,心里苦哈哈地背着《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淦我只记得这么多了,后面是什么啊!”楚挽挽内心发出了哀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