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职场> 乾隆四十八年 > 第13章 第一个打工人

第13章 第一个打工人

2024-05-16 作者: 一万只熊猫
  第13章 第一个打工人
  第二天清早,正在酣睡的刘胜被客房电话吵醒,拿起来一听居然是赵新。

  “别睡了,起来吃早饭,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散步?”刘胜还没睡醒,拿起手机看了看,心说这孙子抽什么疯啊。

  一个小时后,吃过早饭的刘胜跟着赵新出了酒店,开始在北面的树林里里瞎转悠。走了没一会,刘胜突然看到林子里的空地上停着一辆大房车。

  他四下打量了一下,心中很是纳闷,周围都是树,而且树与树的间隔才两米多点,这么大的车是怎么开进来的?
  让他感到奇怪的还不止于此。等他来到近前,看清车头下面的车牌时,整个人都亚麻呆了。

  “我擦!怎么是国内的牌子!这特么谁弄过来的?”

  正在他疑惑的时候,就见赵新从裤兜里掏出了一把钥匙,然后走到后车厢车门的位置,打开了门锁。

  “我靠!你怎么会有钥匙?”

  赵新嘿嘿一笑,说道:“车是我的。”

  刘胜看看车又看看赵新,难以置信的道:“你的?你怎么开进来的?还有这车牌,在这能用?”

  “能用。”赵新拉开车门,示意道:“进去瞅瞅。”

  “喵~~”刘胜前脚刚进车厢,就见一只大黄猫王站在桌子上,虎视眈眈的瞪着他,似乎是在宣示自己的主权。

  “怎么还有只猫?”刘胜觉得这场面无比的诡异,可具体哪不对,他又说不出来。

  就在此时,车门被站在外面的赵新给关上了。刘胜正要回身开门,只觉得眼前一花,整个车里的光线瞬间暗了下来,周围的空气也好像陷入了停滞,耳边能听到的只有那只大花猫略带惊恐的叫声。

  就在刘胜心里发毛的时候,车厢里又再度亮了起来,似乎刚才的黑暗都只是错觉,一切恢复如初。那只大花猫正在摇着尾巴打哈欠。

  多福大王:“一切都是小意思,本大王已经无视人类的一切恶搞。”

  此时刘胜连忙转身打开车门,抬脚下车的同时说道:“赵新,你觉不觉得刚才.我艹!!”

  房车外,一群身穿蓝黑色劳保制服,身高均不超过一米五的小矮人跪了一地,他们操着晦涩难懂的岛国话,冲赵新俯身行礼道:“恭迎大人归来!”

  黄昏时分,流民营地里正在忙着做晚饭,一群人欢声笑语,赵新则坐在房车外边的椅子上发呆,冷静下来的刘胜之前已经拉着赵新问了无数的问题,赵新也一一做了解释,随后刘胜就爆发了。

  “你丫有特异功能?”

  “算是吧,我就是能穿到十八世纪。”

  “能去未来吗?能去三国那会吗?能回大明吗?”

  “这个真不行,只能到十八世纪。”

  “你咋穿的?”

  “呃我就那么一比划。”赵新艰难的将手腕转了转,比划了一下。

  “你再比划一下我看看?”

  “靠!你丫离我远点!唾沫星子都喷我脸上了。”

  “马上带我回去。”

  “可以,不过咱可说好了,你得帮我。”

  “我擦!你特么要挟我?”

  “没有没有,不愿意可以不干。不过我眼下有点事要处理,咱晚上再走成不?”

  刘胜是个傻大胆,他透过车窗,好奇的打量了外面那些穿着劳保制服的小矮人,之后他又下车,跟着赵新在流民营地里转了两圈,这才相信了赵新的说法。

  而利吉那些人看到浓眉大眼的刘胜望向他们时,都连忙低头。没别的,这位实在是太高了!又高又壮,跟传说中的山熊精似的,那大巴掌估计能一把给自己拍死。

  “大刘,你看,我这边真的需要帮手。”

  赵新之所以死皮赖脸的拉刘胜入伙,是因为对方的条件实在是自己需要的。

  高中时跟自己同校三年,虽然差着两届,可两人还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其次是两家父母以前都认识,关系靠得住,知根知底;更重要的是刘胜当过七年兵,而且还是海军陆战队下属的侦察大队,军事技能没的说(被湾湾警察暴打那事就别提了);最最关键的就是刘胜长年跑远洋运输,还是个二副。

  要说在远洋货船上当个二副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需要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高级消防培训、精通急救培训、雷达观测与标绘和雷达模拟器培训、自动雷达标绘仪培训,船上医护培训。等拿到以上各类培训的合格证后,还需要上船实习满一年才能换三副证书;接着还要做满18个月的三副,才能换二副证书。

  以上的条件还是理想状态,平常一般人想达到这个地步,最快要四年,最多要七年甚至更久。

  刘胜因为曾是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海员需要的很多培训他在部队里就已经完全掌握,但这厮还是经过了四年才当上二副。

  赵新觉得刘胜性格上唯一的缺点,就是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暴脾气一上来,天王老子也不鸟。就因为这个,吃了太多的亏。不过刘胜眼下还不到30岁,还有机会调整性格。

  等赵新“再那么一比划”,两人回到温泉酒店后,刘胜连晚饭也没吃,把自己关到客房里想了一夜。

  次日一早,赵新一个人来到餐厅时,发现刘胜已经在那里一顿猛吃,话说这厮昨天就吃了顿早饭,然后就被赵新带走了。

  “怎么起这么早?”

  “早个屁的早,一夜没睡,饿死我了!”刘胜说完,夹起一个寿司就塞进了嘴里。

  “你可以叫餐送客房啊。”

  “算了,那会没心思。”   
  “大清早儿有心思了?”

  刘胜吸喽吸喽的吃光碗里的拉面,一撂筷子,看着赵新道:“你小子,早有预谋。”

  赵新喝了口咖啡道:“这不是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么,要不一上来恐怕你接受不了。”

  “不行!”

  “什么不行?”赵新心说完犊子了,还得找别人。

  “三万不行,我要求涨工资。”

  赵新看着刘胜的眼睛,脸上慢慢露出了微笑。他笑嘻嘻的看着刘胜:“五万,暂时不能再多了。话说你真考虑清楚了?”

  “就你那点花花肠子,我是逗你的。那地方你给我钱也没地方花。”刘胜白了赵新一眼。

  “可以定期回来花嘛。一比划的事。”

  刘胜闻言叹口气道:“我现在真是孤家寡人一个了。我姐和那些亲戚……嘿,经过上次的事我也看出来了,就那么回事。算了,随他们去吧。”

  赵新试探道:“不勉强啊,你要真不愿意我再想办法。”

  “别逗闷子了,没我,那大游艇你一个人开的动?”

  赵新哈哈一笑:“想清楚了别反悔就成。否则这后面的计划里,很多事我一个人根本玩不转。”

  刘胜闻言叹了一口气:“可麻烦就在于光凭咱俩也玩不转啊。”

  “这倒是真的。我这边还有我弟,到时候可以拉他来帮忙。”

  “你姨的那个孩子?他之前干嘛的?”

  “给国企老板当司机,老板被双规了,他也失业了。二婚也离了。”

  “嘿,人不大都二婚了,真特么能折腾。他来能干什么?”

  “我上次回来,让他去大洋彼岸去参加一个射击训练营课程,一是散散心找点事做,二是让他学点本事。”

  “果然是蓄谋已久。”刘胜露出一脸坏笑。

  坐在回家的出租车上,赵新先给表弟程伟打了个电话。在三亚时,他就和程伟联系过了。这小子已经到了大洋彼岸的那个射击训练营,开始了为期二十天的训练。

  赵新也十分想去,可他得先和刘胜把紧急要办的事情处理完才能走。而刘胜一听说射击训练营的事,也是非常兴奋。自从退役至今,他已经很多年都没摸过枪了。不过刘胜还得办完签证才行。

  到家之后,稍做休息,赵新和刘胜便开始了大采购。

  刘胜先是订购了两套航海六分仪,一套光学的和一套无线电的。然后最他从外网上订购了一套1783年~1793年的《英国天文年历》,这玩意太专业,极不好买,但却是远洋航行的必备之物。最后他要凭着自己的关系,去弄一整套东北亚地区的“海区总图”、各海域分图和航行图。这可是个大工程。

  这里面海区总图只是一个概略图,上面标示了诸如各海区的海岸和海底地貌特征,港湾、岛屿、海峡、水道的分布,以及重要的航行障碍物和助航标志等要素,这东西的作用主要用于制定航行计划、选择航线。

  至于航行图则就是跟船舶航行有关的了,上面包括了海岸地貌、海岸线、干出滩,海底地貌、底质、航行障碍物、助航设备,航道、锚地、禁区、训练区、水上靶场、潮汐、流速、流向、方位圈和地磁资料等。

  18世纪可没GPS,也没卫星,所以要想在大海上航行,必须得参照各海区的航行图,配合船上的雷达探寻地貌,同时再使用六分仪、石英表和天文年历以修正自己的位置。

  至于具体应用,简单来说,就是已知熊岛的经纬坐标,然后参照航行图选择航线,航行期间通过六分仪等设备确定自身是否偏航,修正航向,然后再通过雷达探查沿途的海底和海岸地貌,最后顺利抵达目的地。

  相比刘胜,赵新要买的东西就更多了,杂七杂八的一大堆。

  他首先是从外地的一个厂家订购了10艘充气橡皮艇,并配备了30马力的船外机,同时订购了三百套的救生衣。

  接着,他又从上次购买帐篷的那家商户那里,先是询问了能否在原来购买的帐篷上加开烟囱孔。好在对方是厂家直销点,明确告知可以开孔,但需要对开孔部位做防热处理。

  赵新先是订购了上百套防热处理材料,并获得了操作说明;但他还是订购了同帐篷数量想同的加厚围毡,一共一百套。

  其次,弄完了帐篷的事,他从网上订购了100套欧式采暖炉以及相应的烟囱配件。这个炉子好就好在是烧木柴的,熊岛那里大量的野生树木放着不用多浪费啊。

  再者就是冬季加厚睡袋也要买。

  第四就是购买了大量的木工工具。包括电锯、手锯、各类型号的斧头、锤子以及木工刨等等,每样都先来一百套。

  熊岛那个地方,最适合种的粮食就是玉米、大豆。赵新决定除了种植这些还得发展畜牧,而大米则可以继续从现代购买。

  第五,赵新在请教了认识的通信工程师后,一次订购了五架巨贵的无人机和一套大功率双频千兆无线基站。赵新没有选择著名的DJ,而是另外选了一个品牌。之所以买这么贵的无人机就是因为这家的行业级无人机的最大有效信号距离可以达到5-7公里,且续航时间超过了48分钟。

  第六则是最大一笔支出,他购买一套国内合资企业生产的1000KW无人值守静音柴油发电机,这套发电机售价接近百万。相应的,他也购买了电焊机和切割工具等。

  第七就是考虑后今后营地的安全问题,购买了1000套回收式防洪墙、快干水泥、304不锈钢刀片铁丝网等施工物资。考虑到身高的问题,他选择的是1.37*1.06规格的防洪墙,这样对于那些身高在1米5上下的岛国流民就没问题了。

  赵新跟刘胜商量好的计划是,先把营地的流民送走,等逐步安顿下来后,再继续考虑其他的。反正现在营地里的流民才一百多人,一船就能装下。

  等两人忙完了采购事宜,刘胜就忙着去办签证了。

  他们要去大洋彼岸,看看能不能有机会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弹药和武器。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