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外科教父 > 第655章 还继续谈合作吗?

第655章 还继续谈合作吗?

2022-09-24 作者: 海与夏
  第655章 还继续谈合作吗?
  患者形成主动脉夹层的风险主要在腹主动脉,因为肿瘤对这一段主动脉的侵犯,导致血管壁局部病变,失去正常的解剖结构,无法承受正常的血压。

  所以这种病例按照B型夹层来治疗。

  主动脉夹层,根据夹层的部位,临床上分为两大类,分别叫做A型夹层和B型夹层。

  A型夹层会累积到心脏相连的一段主动脉,是主动脉夹层里面最危险的,因为主动脉的血压压力最高,非常容易发生破裂的,对于这一类主动脉夹层,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急诊手术把跟心脏相连的这段主动脉换成人工的血管,这样才能够降低主动脉发生破裂的危险。

  另一类叫做B型夹层,主动脉的夹层没有累积到跟心脏相连的一段血管,是局限在胸部和腹部的主动脉,这一类的夹层,血管压力会低一些,发生主动脉破裂的风险相对小,一般可以考虑通过介入支架。

  所以现在左主任要置入的准确的说,不能说是人工血管,而是支架人造血管移植物。

  平时这类手术都是微创,通过髂股动脉小切口,将支架送到预定的位置,今天的病例特殊,首先支架的作用是预防,所以判断位置通过X线透视比较困难,在造影透视图像上看不出什么问题。

  特殊病例特殊对待,左主任非常有经验,他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直接才有从腹主动脉置入支架,在考虑有病变的血管段远端置入,而且是直视下和手指触摸相结合,来将支架送到预定的位置。

  左主任带着两个助手轻车熟路,很快他们将支架送到预定的位置,用手轻柔的触摸后,没有急着释放支架。

  “杨教授,你来看看,位置对不对?”左主任需要杨平来做最后的判断。

  因为作为主刀,杨平知道腹主动脉那一段受到粘连,需要进行血管壁的剥离,他上台伸手进去摸了摸:“没错,就是这,释放吧。”

  得到确定后,左主任果断利索,立刻释放支架,他的技术非常熟练,支架释放准确,没有因为血流的影响造成任何移位。

  所以一个医院的综合水平非常重要,有时候各科室需要互相协同。

  比如这个病人,要是放在其它医院,就算骨科有这个实力来完成手术,没有顶尖的大血管外科医生支援,手术很难完成,或者即使能够完成,也会留下巨大的潜在风险。

  当然,进行全椎切除,绝大多数病人不需要这么做,景云松的情况实在太特殊。

  完成支架人造血管移植物的置入,左主任开始脱手术衣:
  “这位是南方来的杨教授吧?”

  刚刚左主任只是直接叫杨平帮忙确定支架的位置,现在算是正式补上打招呼。

  “左主任好!”杨平也礼貌地打招呼。

  左主任笑着说:“英雄出少年,你是这届骨科金刀奖冠军吧?”

  杨平点点头。

  宋云立刻介绍面前的左主任:“我们左主任当年也是大血管外科的金刀奖冠军。”

  协和出过多个金刀奖冠军,比如骨科、血管外科,普外科,也就是协和的基本外科,都出过金刀奖冠军。

  虽然谈不上金刀奖遍地走,但是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当年左主任从安贞医院与阜外医院手里夺回大血管外科的金刀奖,非常不易,因为心脏和大血管外科的金刀奖平时都是这两家轮流坐庄,尤其是心脏外科,一直是这两家医院交替坐庄,从未落到过第三家医院之手。

  而大血管外科,也一样,由这两家医院包揽,只有左主任夺过一届大血管手术的金刀奖,打破安贞与阜外的不败金身。

  “不值一提,我那时得奖已经四十二岁,你现在连三十岁不到,不能比较。”左主任摆摆手。

  他还想跟杨平聊几句,毕竟都是金刀奖,英雄惺惺相惜,有很多话题。

  可惜左主任的助手接到电话,又有急诊手术,急诊科收了一个孕妇,主动脉夹层撕裂,现在血管鼓得像气球一样,随时可能破裂,需要紧急手术。

  连招呼都来不及打,左主任带着助手匆匆地离开。

  杨平接着继续手术,大家休息一会,又重新进入状态。

  有人工血管的保护,肿瘤分离后造成的血管壁薄弱处被人为加强。

  即使以后发生主动脉夹层,也不用担心有危险,等于这颗雷已经提前排掉。

  这个步骤提前完成难度更大,但是效果更好,如果术中分离之后在再来做这项工作,万一分离后立即出现夹层,血管壁的损伤会更大,而现在提前置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杨平开始分离肿瘤,后侧的分离虽然没有做到三百六十度,但是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只剩下前方没有分离。

  肿瘤的供血血管大多数来自前路,所以前路对止血的挑战更大。

  而且肿瘤与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粘连,将血管分离出来也是非常困难。

  这个步骤非常凶险,非常考验医生的手术操作。

  整个会议室的医生都非常期待,看看这位绝顶高手如何分离这里的肿瘤,会不会分破大血管,又会不会分破肿瘤的假膜,让肿瘤的分离做不到无泄漏切除。

  因为此处的肿瘤的假膜是大血管壁的一部分,要成功地分离,比起后路要难很多。

  切尼的膀胱现在也没有那么明显的鼓胀感,大概膀胱的重吸收起到作用,加上切尼不再喝水。

  胡主任全程也没有理会他,他自己一个人观看手术,其他几个美国医生也沉浸在观摩中,时不时与身旁的中国医生交流。

  切尼也想沟通一番,问问手术中的几个细节,他对这个中国式的全椎切除非常有兴趣,可是胡主任的回答让他不敢再问。

  “三百六度的分离,现在剩下最后这一步,现在先要完成肿瘤血管的结扎,只有将所有肿瘤血管结扎,保持术野的绝对清晰,后续的分离才好从容地进行。”

  杨平每到关键步骤,都会告诉宋云。

  他结扎腰2、3、4椎体周围的节段动脉,然后开始一根一根地结扎肿瘤的供血血管,每一根血管佛他提前知道,从不遗漏,从不失手,操作还是那么的熟练。

  宋云怎么也想不明白,杨平为什么对这个肿瘤的解剖如此熟悉,如果依靠血管造影图像记住这些血管,那杨平将影像图像应用到实际手术操作中的能力太强了。

  杨平不停的跟器械护士要血管钳,宋云就一直跟着结扎血管,不停的打结!
  肿瘤的供血血管,一根一根地被结扎,没有漏掉一根,也没有找错一根,这种斩草除根式的止血方式非常有用。

  整个术野非常干净,干净得有点不真实。

  只有四肢手术使用止血带和术前驱血才会有这种术野。

  干净清晰的术野,让肿瘤的分离非常顺利,分离进展到与大血管粘连的部位时,激光刀非常精细地的进行解剖。   
  “还是这个原则,从正常组织开始,一步一步地深入!”

  因为此时,要防止肿瘤泄露,必须将大血管的外膜完整地剥离下来,大血管外膜就是肿瘤假膜的一部分。

  主动脉的外膜在激光刀的分离下,一点一点地掀开,不厚不薄,保持完整的外膜。

  “所以做这个手术时,提前置入人工血管非常重要,否则一旦破损就会引起大出血,主动脉的阻断只能短时间临时止血,无法预防破损,就算不破损,成功地剥掉外膜,剩下的血管壁也是不健康的,容易形成夹层。”

  很快,肿瘤与主动脉分离开来,紧接着,与腔静脉又分离开来。

  杨平检查肿瘤与椎体的附近还有没有组织粘连,非常好,三百六度无连接,杨平小心翼翼将整个肿瘤和三个椎骨从前面的腹腔取出,然后装进器械护士的金属盆里。

  肿瘤及三个椎骨的切除大功告成!

  现在手术还是进展到第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包括血管外科置入人工血管的时间。

  冲洗术区,检查还有没有遗漏的出血点,发现没有问题,置入引流管,由宋云负责分层缝合前路的手术切口。

  这样整个手术完成了两步,只差最后一步-——后路的固定,用椎弓根钉系统和人工脊柱假体的衍架结构支撑脊柱。

  病人前路手术切口缝合完,贴上无菌敷贴,又要重新摆回俯卧位,进行后路的固定。

  后路手术相对来说简单很多,置入人工脊柱,然后用椎弓根系统进行连接固定,整个人工衍架结构替代切除的三个椎体,继续发挥人体中轴的支撑功能。

  四个小时,手术结束。

  原本计划需要二十个小时的手术,四个小时完成。

  会议室所有的医生此时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大家都做好观摩十几个小时的心理准备,所以四个小时的手术,大家根本没有感觉有多长,很多意犹未尽。

  陆教授被吓得不敢相信,这位见过大风大浪的医务处主任此时一直在后悔中,当初签字应该更加积极一点,而不是左推右推,这样也会显得自己拥有非凡的眼光,在协和留下一段美谈。

  梁教授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张春泉事件对他的伤害已经被杨平彻底治愈。

  东方不亮西方亮,人各有志,梁教授也不再计较那么多,心理这道坎一过,也没什么纠结了。

  胡主任还沉浸在对手术的思考之中,对杨平的认识,从金刀奖开始,在此之前,胡主任从未听过杨平的名字,直到金刀奖大赛,一台惊艳整个骨科的脊柱侧弯矫形出现,协和最强选手宋云被秒杀。

  胡主任和整个协和骨科才惊醒,居然还有这样的高手。

  后来在梁教授的督促下,大家组团去三博医院学习脊柱侧弯手术,再后来在日本看到杨平堪称神作的手术。

  胡主任彻底被杨平折服,今天的手术,相对以前看到的手术,显得平淡了很多。

  切尼受到的冲击不是一般大,现在觉得自己的自尊被扔在地上,已经被碾成薄饼。

  “切尼,伱刚刚说什么?”

  胡教授知道切尼一直坐立不安,想提问题。

  “洗手间在哪?”切尼鼓起勇气问道。

  胡主任指了指:“后门出去,往前左转!”

  终于,协和的医生们见识到了金刀奖的水平,全国第一的水平。

  四个小时,一台完美的手术,说明了一切。

  “杨教授的团队,现在能增加名额吗?”一个带组的主任医师,来到胡主任身旁,悄悄地问。

  胡主任摇摇头:“他的团队配备的都是四十岁以下的医生,大多数是三十五岁以下,而且人数也足够。”

  这位主任医师失望的坐回自己的位置。

  “胡教授,第二台手术,还是演示中国式全椎切除吗?我可以进入手术室上台观摩吗?”

  切尼放空膀胱,轻松许多,胆子也大了很多。

  “对不起,今天的演示手术只有一台,而且按照我们的手术室管理规则,现在你也不能进入手术室。”胡主任表示抱歉。

  切尼非常失望,接着说:“我们可以交换医生进修,这几天还有全椎切除的手术吗?我能不能留在这看看。”

  胡主任还是表示抱歉:“我们的培训要分期进行,中国医生优先,暂时不接受外国医生。”

  切尼尴尬地红着脸:“哪要等多久?”

  “我们中国人多,我现在很难确定具体时间,如果你们有这个请求,你等我们的通知吧。”胡主任全身舒畅,从未这样酸爽过。

  切尼无奈地点点头:“好的。”

  “等下有空,我们继续谈合作的事情?”胡主任提醒切尼。

  切尼支支吾吾地:“这个--合作的事情-——我们有点仓促,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相比中国式全椎切除,切尼的术式显得有点落后,有点粗糙。

  他偷偷地叫来助手,将他的器械箱从讲台拿下来,他没有再打算会后继续讲解。

  切尼心里非常不爽,但是不敢表露出来。

  他心里埋怨:医术应该无国界,这些中国人就是狭隘,居然要等中国人学习完,才安排外国人的学习,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