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仙武大唐:从富婆开始加点 > 第21章 你是在为难我文抄公!

第21章 你是在为难我文抄公!

2023-08-01 作者: 打死不鸽
  第21章 你是在为难我文抄公!
  刘居正,四品高儒,官拜凤阁中书舍人,相当于宰相中书令和中书侍郎的秘书,也是未来宰相的候选之一。

  他四十岁模样,实际上已经八十多岁了,个头不高,其貌不扬,身材也微微发福,整日流连风月,看起来红光满面的,然而眸子里始终愁色氤氲。

  陈颜俊虽然第一次见刘舍人,但原主对其了解颇深。

  因为在一甲子之前,刘居正和原主一样,都是来自小地方的穷书生。

  五十年前,刘居正高中探花,随即入国子监教儒典。

  久居灵气浓郁的长安城,某一日突然凝气结丹,自动入了品,这才意识到自己天赋有多高!

  二十三岁才开始修行儒道,短短三十年升至四品儒师,可惜因错过黄金修行年纪,之后三十年未得寸进,就此止步四品儒师,距离大儒一步之遥。

  十年前入凤阁当官,想走官路攀权附势,获取修行资源和秘法修行。

  可惜,他出身卑微,溜须拍马的水平一般,又不肯做真正的黑心事,结果做了十年官,还是个舍人……要知道别的舍人,一般都只有五品、六品。

  这几年郁郁不得志,干脆躺平,流连烟花之地……

  陈颜俊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四品儒师刘居正,已经是这个社会贫寒子弟所能爬到的最巅峰了。

  按理说,四品不弱了,但长安城乃天子脚下,有一百多名三品强者,一个没背景的四品儒师也得低头做人。

  然而,陈颜俊不知道的是,刘居正最近遇到了他的贵人,张老夫人。

  若能攀附张老夫人,他就能攀上裘公公,进入神策军谋个实权官职,拿到更多高阶修行资源,以冲击三品。

  三省六部,凤阁鸾台,早已变成了只听裘公公命令行事的傀儡组织。

  此番,刘居正暗中受张家邀请,给张公子提前做了十二个题材的十二首诗作,如果现场出题超了纲,他还会临时赋诗,以秘法暗中传念给张公子。

  不过,喝醉了并不在计划中……

  霍龙卫厉声喝道:
  “这是平安公主!”

  刘居正这才意识到,刚才所言侮辱了公主,吓得酒醒一半,连忙跪地。

  还没跪下去,便听客座上张老夫人冷声道:

  “刘大人怎么说也是凤阁鸾台里的四品高儒,将来是要做宰相的人,怎么能随便跪地呢?”

  实际上,唐朝官员见了皇帝是不用下跪的,跳舞的倒是有。

  “醒醒酒,仔细看清楚了,上坐之人是公主,不是陛下,膝下黄金留着报效大唐子民吧。”

  “还不快向公主赔罪!”

  张老夫人将大事化小。

  陈颜俊在一旁默默听着,总感觉这位张老夫人太强势了,莫非是裘公公入宫前的旧情人?
  刘居正一听,又不得不站回来,只得对公主躬身作揖,苦着脸,叉手道:
  “刚才刘某喝多了,冒犯到公主,还请公主降罪!”

  陈颜俊看他躬身的曲率,有日本人的躬匠精神了。

  明明全场最强,却对公主和张老夫人唯唯诺诺,一点强者的气场也没有。

  太真实了。

  这个世界以强者为尊不假,但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讲背景,看势力。

  一个天赋超然的贫穷子弟,终其一生,努力钻营,最终也不过是权贵的一条狗。

  陈颜俊心想,还好自己有外挂,否则原地躺平不解释。

  李婵见刘居正如此卑躬屈膝,一脸苦哈哈的样子,也没再计较什么。

  “素闻刘舍人天资卓绝,只当个舍人已经够苦闷的了,不必再降罪。”

  刘居正这才松了口气。

  “多谢公主宽宏大量!”

  张老夫人没有寒暄,开门见山道:

  “刘大人在诗文方面惊才绝艳,又素来秉持公正,今日刚好遇到,便请来帮忙盲评两位公子的佳作,不知刘大人可否帮这个小忙?”

  刘居正连忙弯腰颔首:
  “刘某,定不辱使命!”

  ……

  少倾。

  比诗开始。

  陈颜俊与张公子,面对面坐在八仙桌前。

  面前摆着纸墨笔砚,以及点燃的一炷香。

  刘居正这才入座,端起了茶盏,看着二位俊才,莫名想起年少时的自己。

  李婵迫不及待道:
  “快打开诗题。”

  由张家带的媒人,负责解开程志昂提前写好诗题的纸团。

  “以登山为表题,写修行感悟,限七律,限一炷香时间。”

  李婵一听,转首看向站在身侧的程志昂,皱着眉埋怨道:

  “程博士,我让你出题,你就是这么坑陈公子的吗?他一介凡人,如何有修行感悟?”

  程志昂一时语塞。

  他确实有些私心。

  他学富五车,却常年无法入品,自以为已被时代抛弃,便想听听年轻人的修行感悟,或有所得。

  恰好,张公子常年在外随军生活,成年回长安后才入品。

  而陈公子虽是凡人,看起来却器宇不凡,也许会有养气方面的感悟。

  张维听到这个诗题,也松了口气。

  他很快恢复了神态,见程博士一脸窘迫,便打开折扇,为其开脱道:

  “凡人为何没有修行感悟?失败的感悟也是感悟,甚至会更为深刻,足以惊醒世人,少走弯路。”

  陈颜俊没有吱声。

  感觉有人针对他这个文抄公……

  正常的古代谁会有修行感悟?

  只能近似以感悟代替了。

  除此之外,还得表面写登山,限于七律,限一炷香时间。

  他最先想到一首近似题材的,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不错,挺有感悟的,可惜不是七律。

  第二首想到的,是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山,七律,写于安史之乱后,陈颜俊的原主在这个世界没听过这首诗。

  可惜,写的不是修行或读书感悟。

  思来想去,也没想到合适的。

  这下,可真为难他这个文抄公集大成者了!

  好在,他好歹是中文系学生。

  实在不行,就按照养气第三境的感悟,原创写一首二流七律凑合用。

  名字他都想好了:《登五指山》。

  大致想了几句,不堪卒读……

  看来,不管是原主,还是陈颜俊自己,诗才都很一般。

  诗歌,说到底是门艺术,不是随便读个四年中文系就能熟练掌握的。

  陈颜俊苦思冥想,回忆前世各个朝代的诗作,也没找到登山、感悟类的七律名篇。

  这时,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前世那些网络小说里的文抄公,总是抄诗抄的无比丝滑,完美融入剧情呢?

  他忽然明白了。

  原来,是作者先选好诗,然后照着诗设计契合的剧情。

  可真实情况下的文抄公,遇到的可是命题作文,限制极多……

  没有作者的大力支持,文抄公没那么好当!
  还好,陈颜俊之前的比武已经赢了,否则现在这情况,还真有点慌。

  陈颜俊抬头看了眼公主……身边的那柄宝剑,绝非凡品,有点想要。

  而且,张老夫人刚才的嘴脸也实在太可恨,说什么诗文总不能偷袭。

  我文抄公今天非要抄袭!

  陈颜俊看起来格外镇定,心中却苦思冥想,竟找不到一首合适的诗。

  抬头一看,一炷灵檀香,竟已烧去了八成。

  崔有容和小玥,以及公主身旁的杜秋濯,无一不是紧张的手心冒汗。

  很奇怪的感觉。

  明明陈颜俊已经赢下了武略,但大家还是不想看到他在诗文方面输。

  可见唐朝人对诗文的重视,只有诗才惊艳,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俊才!
  与此同时,八仙桌对面的张公子似乎已经闭卷写完了。

  见陈颜俊仍苦思冥想,尚未落笔,他极小声的吱了声:
  “不必勉强,凡人而已,随便写点山水花柳不算丢人。”

  陈颜俊蓦的一怔。

  山水花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七律!

  感悟!

  作者陆游,宋朝人!
  唯一的问题是不太切题,游山村而不是登山。

  不过问题不大,修行不止登顶,有时候也得看看沿途的风景。

  “多谢!”

  陈颜俊连忙抱拳道谢,随即埋头,奋笔疾书。

  不消百息时间后,便以行书写好了四行诗句——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剑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不过,为了契合时代特征与修行感悟,他把最后一句里的“拄杖”改成了“拄剑”,让诗的水平下来亿点。

  够打张公子就行了,免得自己以诗人身份火了,感觉挺不好意思。

  意为登山寻找传说中的剑客隐士,路上遇到各种古朴的凡人生活……

  虽然有些强行解释,但眼下陈颜俊也抄不到更好的,只能凑合用。

  何况,融入凡人生活确实是一种修行!
  比如,修真小说《仙逆》里的化凡,就是这么写的。

  比如,陈颜俊和韩平前辈都达到了养气术第三境,能在凡人日常生活中修行。

  别人看不懂,那是境界没到,不怪他!

  稳了。

  稳极!

  ……

  檀香燃尽。

  到时间了。

  一位崔家的小厮走过来,将二人诗作重新誊抄一遍,递给刘舍人。

  刘居正放下茶盏,先拿起其中一篇诗章。

  小厮的字,着实有些难看……

  刘居正故作不悦,根本就没打算细看,一边认字,一边开始读诗。

  “第一首,《雪夜登白麓山》”

  “咳咳,刘某多说一句,白麓山是的外城儒学圣景,很多人都去过,不能因此判断这首诗是张公子所作……这些年凡人也能上去的。”

  “我先通读一遍,诸位且听听。”

  “

  雪落清潭覆鲫暖,云吞苍木惊雀寒。

  风垂细语长夜静,影惑明灯远烛阑。

  晨谷描白入画浅,霞光泼墨空浮烟。

  孤鸿飞倦无落处,霜鬓满山不知还。

  ”

  陈颜俊皱眉,越听越不对劲。

  这诗……还可以啊!
  真是张公子作的吗?

  他很怀疑。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