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 > 第538章 集体升天

第538章 集体升天

2023-10-07 作者: 安静的想
  第538章 集体升天
  对于高桥能接受自己所提的条件,白川枫一点也不意外。

  他知道这时候EIE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如果再不找到资金来源,等待它的将是雪崩。

  高桥担任信用二组理事长后,会不会挪用资金填补EIE的空缺?
  说实话对于这件事,白川枫一点也不担心。

  一个人在濒临绝境之时,会抓住身边一切所能抓住的东西。

  这时候把信用二组送到他嘴下,那就像丢了一块血淋淋的鲜肉,在饿了三天的老虎面前。

  他一定会不一切的扑上去,都快饿死了,还在乎什么后果?
  长信银行对他来说也是如此,既然对方已经放弃了EIE,那么高桥也不在乎和对方撕破脸了。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这一幕,宛若疯狗般的高桥把和大藏省的事情也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他现在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EIE筹措到度过难关的资金。

  其实这笔钱不用太多,几千亿日元就够了,北都银行完全负担的起。

  但白川枫会出这笔钱吗?想都不要想!

  EIE的命运已经注定,在去年它就已经死了。

  后续即使有了信用二组做续命术,那也不过是回光返照。

  而挪用资金的高桥,最后会是什么结局?

  东京警视厅和特搜部都在等着他,踩缝纫机才是他的最终归宿。

  虽然EIE完蛋了,高桥也会进去,但他们却帮白川枫完成了一件事。

  那就是把长银进一步的推向深渊,快了,就快了~
  毫无疑问有了高桥亲自现身说法,长银之前的否认,不攻自破。

  被狠狠打脸的长银行长堀江,不得不引咎辞职。

  面对媒体的肆意嘲笑,长银的股价已经到了200日元的危险境地。

  更要命的是随着地价的持续下跌,长银的坏账也越来越多。

  在万分危机时刻,长银只能向大藏省求援。

  作为曾经的特殊银行,身上还背负着国资的血统,政府确实不会坐视长银倒下而不管。

  于是国会成立了“长银救济小组”,准备就长银的不良资产进行分析。

  然而面对政府的调查,长银只拿出了自己特意为大藏省准备好的那一份资料。

  本着“绝对不能让长银倒闭”的信念,大藏省拨付了2.8万亿日元的特别资金,用以缓解长银的坏账压力。

  这笔资金是悄悄拨付,没有刻意的对外公开报道。

  因为这时候,霓虹大大小小的银行多多少少都有坏账问题。

  这时候大藏省救了长银,那其他银行要不要救呢?
  要知道“银行不倒神话”,可是大藏省自己极力维持的信条。

  所以长银要救,但要低调。

  获得了大藏省的一记厚奶,长银似乎暂时没了破产压力。

  然而白川枫他们根本不急,这些都在北都银行的预料之内。

  三大行之一的长银嘛,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

  想要完成最终目标,路还需要再走一段时间。

  当然这期间北都银行也没闲着,趁着同行们陷入泥潭的时刻,北都银行却在大秀肌肉。

  其他银行不是现金流枯竭吗?来我北都这里啊。

  只要企业的风控审核没问题,北都银行资金大大滴有。

  瞧,前不久的丰田就是最好的广告。

  几千亿日元而已,洒洒水啦~
  北都银行身为一家都市银行,不仅面对消费者,企业融资贷款也不在话下。

  东京电力、新日铁、东芝等,这些超一流企业都开始渐渐和北都银行合作。

  因为在不动产上面的谨慎投资,北都银行有大量的现金流。

  其中储户的存款是大头,它包括企业储户与个人储户,仅这一部分资金就超过了8万亿日元。

  再加上白川控股自己的资产,北都银行能动用的资金超过十万亿。

  如此巨量的现金流只有花出去,才能创造财富。

  所以随着北都银行连连出手,它在都市银行里的地位直线上升。

  尤其是现在的民众,对北都银行的观感也出奇的好。

  因为根据后者公布的财报看,它从未大规模的投资不动产。

  换句话就是,北都银行并不是使地价飙升的元凶。

  它只是一家踏踏实实做金融业务的普通银行,这稳妥的作风,可太符合铅华洗尽的霓虹民众了。

  泡沫已经破灭,土地神话也沦为笑谈。

  这时候民众需要的是踏实可靠的银行机构,而不是只会投机取巧的吸血鬼银行。

  有了这两层buff的叠加,北都银行甚至迎来了业务上的逆增长。

  在金融业一片萧条、丑闻连天之际,一家靠谱有安全感的银行可太难得了。

  然而为了搏名声,这还没完。

  在九月份的时候,北都银行宣布可以为名下只有一套房的普通家庭,提供“特别贷款”。

  所谓的特别贷款,就是指为那些无力偿还高额房贷的家庭,提供中间的周转资金,并且利息极低。   
  这一项福利措施,原本只针对白川控股旗下的社员而设立。

  随着楼市的崩溃,遭殃的民众数不胜数。

  在泡沫年代炒房,白川集团之下也大有人在。

  现在地价暴跌,那些高位接盘的家庭瞬间就陷入了经济拮据的境地。

  企业的各种福利奖金已经大大减少,但超高的贷款还在。

  每个月单单为了应付贷款,员工们就已经力不从心,更别提还有家庭在身后。

  于是为了安抚自家的员工,也为了树立企业形象。

  白川电器率先公布了,针对一套房家庭员工的“特别贷款”。

  由北都银行出面,以员工的薪资为担保,每月会有一笔现金直接打到员工的房贷账户上。

  这样的话员工自己需要掏出的钱就会削减不少,压力也会小了很多。

  当然他们每个月的薪资会少发一点,缺额的部分用来支付北都银行的利息。

  不过比起大大减少的放贷,少去的这点薪资微不足道。

  在试运行了两个月之后,这项措施已经推广到了白川控股旗下所有的子会社。

  不出意料的自从有了“特别贷款”后,员工们的忠诚度直接上了一个新台阶。

  现在为了树立北都银行的形象,这一措施也将被推向社会。

  当然考虑到资金问题,能申请到特别贷款的名额,每月有限。

  不仅如此,审核也会相对严格一些,至少稳定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不管如何这绝对称得上是一项善政了,尤其是在金融海啸肆虐的霓虹。

  北都银行的这一举措,不仅被媒体称赞为“海啸中的方舟”,霓虹政府也是点名表扬了北都银行。

  雄厚的财力,稳妥可靠的经营方针,体谅民众而设立的善政。

  瞧瞧这些,那简直是银行业中的白莲花,绝世圣母!
  这一波名声,北都银行赚麻了。

  回过头来,再看看长信银行呢?
  有了大藏省的强力支援,几个月下来它的经营情况没有丝毫的好转。

  2.8亿日元的注资,仿佛打了水漂,一点声音也没有。

  到了年底,长信对外公开的财报,不良资产似乎没什么变化。

  察觉到一丝异常的大藏省,开始要求派工作组进驻长银。

  但长银那里要么是在推诿,要么直接是不回复。

  就在大藏省准备进一步采取措施的时候,审理了近一年多的叶山事件,终于完成了初审。

  富士银行就不说了,蹲号子的蹲号子,缓刑的缓刑。

  兴业银行那里上次还和白川枫他们一起参加会议的河村,已经直接被捕了。

  同时那位“尾上神婆”也没有逃脱命运,已经被大阪警方正式收押。

  根据特搜公布的数据看,截至90年尾上的个人借款高达2.7万亿日元。

  大阪府一年的预算才1.1万亿,尾上的借款是它的两倍多。

  这些巨额债务仅仅每天产生的利息就有一亿多日元,而尾上自己的资产只剩下了2000多亿。

  不出意外的话,兴业银行、第一劝银全部会遭受巨额损失。

  因为地价崩溃的坏账已经够多了,现在又多了一个尾上。

  这两家银行的财务都有些不太妙,搞不好又是一个长银。

  而同样因为和总会屋的利益输送关系,第一劝银、野村证券、山一证券、三和银行.全部被抓了一批人。

  总计三位会长、七位行长、十位常务、十一位部长,被判刑并处以罚金。

  可以说金融业的高层几乎全军覆没,霓虹的银行信用危机第一爆发出来。

  因为涉及的人太多,民众对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不信任感加剧。

  甚至在某些极端人士的眼中,霓虹的楼市之所以崩溃,银行业是罪魁祸首。

  坏账、不良资产已经压得银行喘不过气,现在又迎来了信用危机。

  双重打击之下,一丝丝崩溃的迹象已经有所显现。

  或许现在外表看起来有什么异常,但是暗地里的雷却是越露越多。

  察觉到了金融业的异常,大藏省也有些慌了。

  如果金融业集体升天,那么大藏省也会名存实亡。

  为了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不得已政府准备再次召开国会。

  这次讨论的对象是,如何拯救银行业,消除隐患?
  短短半年不时间不到,先是长银,这一次又是整个银行业。

  局势瞬息万变,当真是让人应接不暇。

  对了,说到长银。针对它的调查,大藏省也不准备再拖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