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碧空远影

2023-05-22 作者: 修仙绵绵无绝期
  第37章 碧空远影
  看到方元芷低头垂泪,徐元楷觉得心头一烫。

  那两行热泪仿佛热蜡滴上了他的心头。

  终究,元芷妹妹对他并非完全无动于衷。

  这就够了。

  他跟祖父母求过,祖父母却没给他答复,只是让他先去京城孝顺父母。

  祖母倒是给他指了一条路:“婚姻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自专。”

  徐元楷心中却微凉。

  若是祖父母支持自己,行事自然事半功倍。

  他们不表态,多半是婉拒。

  可他又想起老祖宗寿宴日祖父那似笑非笑的眼神。

  他本来以为三叔徐淳会是个阻碍,可昨天听闻祖母的意思,三叔要和刑家千金订亲,虽然还没确定订哪位小姐,但三叔已经说了订刑家,订亲日子都订下了。

  虽然前途未卜,他还是要去争一争。

  方元芷把徐元楷送到街角才回转。

  这一别,或许以后都没机会再见了呢。

  等徐元楷离开苏州那日,方元芷并没有去徐家送别,而是坐马车来到了京杭大运河的码头。

  她跟橙红打听过,徐家人去京城,都是去码头乘船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

  她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来与徐元楷做个告别。

  也与她那还没怎么萌芽就被扼杀的初恋,道个别。

  等了好几个时辰,快到午时的时候,守在码头必经之路的青山终于过来禀报了:“小姐,元楷少爷刚才已经上了船,就是那边那只三桅船。”

  方元芷掀开车帘朝青山指的方向看了看。

  青山却盯着方元芷多看了几眼。

  他从七岁开始就跟着小姐,头一回见她打扮得这么靓眼,晃得人都挪不开眼。

  方元芷并没管青山。

  见那只三桅船扯起风帆,正要缓缓启动,她索性下了马车,站到码头临水送行的地方。

  因为一般的船只早就趁清晨凉快出发了,这会儿码头的人和船都不多,方元芷的盛装打扮显得尤为突出。

  可惜,方元芷并未看到徐元楷。

  她默默看着三桅船缓缓离开码头,扬帆而去。

  这时,岸上突然有人高喊:“元楷!元楷!”

  徐元楷本来在收拾书籍,听到声音,就往岸边看了看,发现来送他的三叔正在岸上,手指指向码头方向。

  徐元楷往码头望去,远远地看到码头立着一个美人,额上似乎还贴着红色花钿。

  美人那一身流光溢彩的粉底衣裳在阳光下折射出绚丽的色彩,衬得美人仿佛云中的仙子美轮美奂。

  徐元楷深深吸了一口气,眼眶微微湿润。

  他对她没去徐府送别有些遗憾。

  可没想到她在这里送别,一向低调的她居然如此盛装!
  遗憾的是他没有机会近距离欣赏了。

  不过,无论什么装扮,她一直都是个光芒四射的女子,早已印在他的心底了。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方元芷看到三桅船消失,才终于转身离开,顶着炎炎烈日走近自己家的马车。

  快靠近马车时,她看到隔壁的马车车帘被掀开,露出徐淳一张波澜不惊的俊脸。

  方元芷索性走近徐淳那辆马车:“徐公子,是我食言了,玉器生意不必继续下去。”

  话说从沧浪亭谈生意以来,她已经见过徐元楷两回了,算不得遵守约定条件。

  她也不想以出卖朋友情谊来赚取金钱。

  徐淳只是淡淡一笑:“无妨。方小姐遵守承诺,又重情重义,徐某佩服。”

  方元芷被噎住了,半晌才另起话头:“听闻三舅舅订了亲,侄女在这里先恭喜您早生贵子,幸福美满。”说着,脸上浮起应付式的假笑。

  徐淳却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这下你可以安心了?”

  我有什么好不安心的?

  方元芷笑问道:“不知三舅母是刑知府家哪位小姐?”

  徐淳却冷了脸,把帘子一扔,吩咐马车夫:“出发!”

  方元芷见徐淳马车缓缓驶离,也不恼,过了一会儿上马车回家不提。

  看来徐淳这订亲也没那么顺利,要不然不会问到细节就翻了脸。

  徐淳不痛快,方元芷反而心里舒坦了不少。连马车里炎热的空气都似乎没那么难以忍受了。

  当天夜里,天气愈来愈闷热,到了后半夜,突然狂风大作,下起了大暴雨。

  接下来大半个月,天气一直下雨,绵绵不断。

  本来方元芷还打算在苏州多开几家医药堂,如今这个情况,倒是没这个必要了。

  而且,她得罪了王家,医药堂开得越多越危险。

  再等一阵子,玉器生意个制药作坊都上了正轨,她打算把师父赛华佗派到苏州指导制药作坊,索性把济民医药堂和福记玉器行都关了门,只与徐家做生意就好。

  存了这个心思,方元芷倒没有再给济民医药堂做推广的心思,只是坚持每旬去父亲的千户所义诊。

  苏州卫共有五个千户所。其他千户所的家眷听闻了方励旗下的千户所有免费医疗,也吵着要义诊和价格优惠药物。

  方励有些为难地找上了方元芷。方元芷小手一挥:“这有何难?”

  有了徐家大头生意的支撑,她乐得做些善事,还能给父亲积累一些声望。

  一连几天,方元芷冒雨辗转在几个千户所,耐心又细心地为士兵家属义诊、开药,给苏州卫的指挥使和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家也送了一些日常药材,并不值钱,却让人觉得暖心。

  这天终于结束了义诊活动,方元芷带着青山骑马返回苏州城。

  连续的雨天让官道上一片泥泞,即便骑着马披着油衣,身上也沾了不少污泥点子。

  远远看到苏州城门,方元芷想想,还是打算找个水边把油衣上的泥水点子简单清洗一下。

  油衣是用桐油涂在布帛形成的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雨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发明出来,到明朝的时候已经比较普及了,是一种常见的防雨用品。

  青山不像方元芷那么爱干净,他就牵着马等在官道旁边。

  路上人来人往,路过的车马行人并不少。

  有两个庄户打扮的行人似乎相熟,站在官道旁就开始寒暄攀谈了起来:

  “赵二哥,好久不见,你怎么也进城了?”

  “可不是,我们村里的人有门路的都进城了,如今就怕发大水呀!”

  “不会吧?我们苏州水路四通八达,多少年没发过大水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