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穿越:落魄美人不肯当炮灰 > 第151章 庙号试帝心

第151章 庙号试帝心

2024-03-17 作者: 修仙绵绵无绝期
  第151章 庙号试帝心

  从孙瓒冰寒的眼眸,冷漠无情的面孔,周身散发的冰冷气息来看,他已经动了杀机。

  应该会利用接下来的几箭射杀自己立威。

  方元芷想了想,借着用袖子擦脸的功夫,给自己服了一颗药丸。

  这个药丸名为“雪菩提”,可以短暂提高人体的力量和敏捷,激发身体潜能,不过药效散去后会虚弱好一阵子。

  此时方元芷也顾不得副作用了,逃得性命才是第一位的。

  孙瓒并不着急,他冷冷盯着方元芷,一动不动,又突然拔箭而射,一箭连着一箭,五箭从五个方向先后射出,把方元芷闪躲的路径全部封死。

  不管往哪个方向躲,方元芷都会中箭,除非她的速度极快,在箭矢到达前急速避开箭矢布局区域。

  可孙瓒射箭的速度极快,力道又大,距离又不算太远,根本没有给方元芷反应的时间。

  方元芷不闪不避,把手指圆环挥动,同时身形往回闪退,

  噔噔噔噔噔!
  五箭同时射在了圆环上!

  方元芷居然没被射中!
  只是这五箭力道极大,震得方元芷气血翻滚,嘴角流下一丝血迹。

  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一阵惊叹和欢呼声!
  方元芷却不敢放松注意力,谁知道那孙瓒会不会发疯,再补上一箭?
  果然如此,孙瓒见五箭全部落空,恼羞成怒,又拔出一只箭射了出来!

  方元芷一个漂亮的鹞子翻身躲个箭矢。

  孙瓒凶性大发,极其不甘心地又连射了几箭。

  方元芷此时体内的服下的药物已经充分发挥了药效,身体感觉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她轻轻松松避开了箭矢,反而拔下手中圆环上的一根箭矢,向孙瓒投掷而出!

  孙瓒没想到方元芷会反击,大惊失色,下意识地往下一蹲避开,却被投掷过来的箭矢射中了束发的金冠,发冠被击落,头发散乱。

  方元芷不等孙瓒反应过来,又扔出第二箭,孙瓒这回害怕了,扔了弓箭往孙府大门方向跑。箭矢擦着孙赞耳朵而过,“噔”地射在了会昌侯府的红色布满铜钉的大门上,箭矢尾巴还在晃动,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声。

  孙瓒吓得护住了头蹲在了地上,四周围观的会昌侯府家丁也过来把孙瓒团团围住。

  方元芷掂了掂手里拿的第三支箭矢,哈哈大笑道:“孙大人,害怕了?”

  应是“雪菩提”的作用,方元芷此时自我感觉良好,精神愉快,耐受力明显增强,也很有表现欲,拿着箭矢像耍扇子一样上下潇洒耍动,边走边念道: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
  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

  念罢这首李白的豪言壮志诗,方元芷转过身,一手转着箭矢,一手拿着圆环,似笑非笑地望着会昌侯府门口满面惊色的众人,眼神中有一股狂放不羁和睥睨天下的豪情。

  纵然是个白衣乌发的俏女郎,此时此刻却犹如光芒万丈的女版诗仙李白,令围观群众啧啧称羡。   
  “这位女侠功夫真是了得!不仅成功避过了十来支箭,一出手就是绝杀!”

  “就是!若不是她手下留情,那个嚣张跋扈的孙大人,怕是已经去阎王那里报到了!”

  “真希望这样行侠仗义的侠客多一些,世上就能少许多不平事了!”

  孙瓒此时慢慢回过神,有了众家仆的簇拥,又恢复了些许信心。他站起身,把披散的头发稍微理了理,又清了清嗓子,喊道:
  “方小姐倒是好身手!孙某履行诺言,过往是非一概不究。明日我就遣媒人上门,把方小姐娶进来,做我的第十二房小妾,哈哈!”

  方元芷知道他是想找回面子,反而背手冷笑:“好啊,只要孙大人不怕死在新婚之夜,就请大胆遣媒人过来!”

  说罢,她把手里的箭矢突然猛掷,吓得孙瓒和孙家众仆人齐齐蹲下了身。

  箭矢却没飞向众人,而是飞向了会昌侯府大门上的匾额,直愣愣插在匾额中心,还把匾额震得抖了抖,掉下一大层灰,把匾额正下方的众人沾了个灰头灰脸。

  青山已经牵了马过来,高声喊道:“小姐,小姐,我们回吧!”

  方元芷挤过围观的众人,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回到家中,“雪菩提”的药效刚过去,副作用开始体现。

  方元芷全身虚脱无力,回到床上直接躺下休息,昏睡过去之前,只有一个念头:
  “这次出去道歉,没起到道歉作用,怕是和孙家的梁子彻底结下了!”

  她不知道的是,“方家小姐大闹会昌侯府”的事,当天就传遍了京城,许多人这天夜里秘密筹谋。

  第二天一大早,奉天门的早朝热闹非凡。

  一是礼部官员高谣奏请追加景泰帝庙号。

  左春坊左庶子黎淳站出来长篇大论,把高谣大骂了一顿,指责高谣这个建言犯了两个死罪!

  朱见深被黎淳唬得一激灵。

  他知道这个黎淳是状元出身,口才极好,说话头头是道,又是北人派领袖之一,与江南派一向不对付。

  黎淳时年四十有余,年富力强,仪表堂堂,说话抑扬顿挫,很快就掌控了局面。

  黎淳目含杀机地陈述道:“第一死罪为诬先帝为不明,第二死罪为陷陛下于不孝!
  古之圣贤经史具在鲁隐公。

  内不承国于先君,上不禀命于天子,诸大夫扳己以立,而遂立焉,是与争乱造端。

  故春秋首书,元年春王正月而削公即位正大伦也。

  郕王之即位,内承国于何君?上禀命于何主?不过群臣扳己以立,而遂立尔!

  律之隐公,允合无异为人君父,而不通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是故昌邑王既废,未闻复为汉某帝!
  更始既废,未闻复为汉某王!

  诚不敢悖逆春秋,移不明之过加于先君,而欲全孝道于子孙也!
  陛下昔为皇太子,名正言顺,谁得私议郕王,乃敢废之易以己子?致使先帝久遭幽闭此!
  非郕王所自为也,当是馆阁大臣陈循等,贪图富贵,密运奸谋,从吏为之也!”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