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空间> 学霸:我在废土世界好好学习 > 第143章 141,绝密“S”系列项目的开端

第143章 141,绝密“S”系列项目的开端

2023-12-26 作者: 一拥而入
  第143章 141,绝密“S”系列项目的开端

  苏瑜在休息室简单休息了一会儿后,几位首长和院士一起走了进来,笑着对苏瑜打招呼道:“苏主任!”

  “哈哈哈,我的毕业答辩怎么了?”

  苏瑜急忙起身,笑着开了一个玩笑,还能怎样?他的论文答辩肯定全优通过呗!
  但现在的重点,早就不是苏瑜的毕业答辩了,而是一个新的项目。

  苏瑜和几位首长、院士坐下后,休息室的房门被关上,这里成为了绝密禁区。

  简单寒暄了几句后,率先开口把话题引入正题的是一位装备部的首长,他很严肃地对苏瑜开口:
  “苏主任,自从您的水果糖屏幕问世以来,已经三四年时间了,不瞒您说,我们军方一直都在投入,想要把自发电材料复制到军事领域!”

  “前几年,我们军方跟世界所有人一样,以为那水果糖屏幕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您又成功研发出了自发电的无人机。”

  “而今天,您又说要研发一种自发电的喷气式无人战斗机,这真的让我们很振奋!”

  “是啊!如果您的自发电喷气式无人机战斗机项目成功了,是不是就意味着这种材料可以用在有人战机,甚至导弹、潜艇上?”

  又一位首长激动地补充询问道。

  苏瑜想了想,点点头开口道:“这种自发电材料是可以复制的,一开始为了钓外资,所以自发电材料一直没有突破,只是用在手机屏幕上。”

  “现在,国内已经把外资投资、扶持的98家公司和实验室完全消化了,也就可以大规模复制。!”

  听了苏瑜说完,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很是振奋!
  如果这种自发电材料真的能够大规模复制、能够在各行各业应用,它所带来的意义是非凡伟大的。

  “那苏主任,您能全面主持自发电材料在国防军工的复制嘛?”

  一位老首长眼神中带着兴奋的光芒,激动,而又十分恭敬对苏瑜开口。

  这几年来,华夏的经济迅猛发展,国防力量也随之在迅猛发展,但是跟主要对手美不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如果一种新的自发电的材料真的能够应用在国防科工领域,那这就是华夏军事一个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啊!
  甚至到时候,根本就不用战争,华夏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分裂、动荡的美不坚也会像“北极熊老大哥”一样,自己解体。

  到那时候,“列强就是我自己了”!
  “不能!”

  但是听了老首长们的邀请,苏瑜坚决的摇摇头,表示不能!
  而还没等苏瑜继续开口,整个会议室瞬间炸了:
  “苏主任,您想要条件,您尽管提!”

  “对!地位,金钱,您想要什么,尽管提!”

  “是的,您要什么,我一定会满足您的!”

  听到苏瑜拒绝后,一群首长和院士慌忙地拉着苏瑜,就算是苏瑜想要天上的星星,他们甚至也会想办法给苏瑜摘下来的。

  “不不不!”

  苏瑜急忙摇摇头,开口解释道:“我的意思,我不可能全面主持整个军工行业的复制,我只对航天航空有所了解!剩下的我也不懂啊!”

  听到苏瑜说完,气氛紧张的休息室里总算是安静了下来,开始耐心的听苏瑜说话了。

  苏瑜摆了摆身子,继续开口道:“你们让我一个人全主持海陆空三军军事装备的研发,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让我主持一个战机领域的自发电材料复制项目,我也是无能为力的。”

  苏瑜继续开口道:“我的想法是,我可以主持当下这个自发电喷气式无人机项目。”

  “借着这个项目,我们不但要研发出最终的战机,关键是研发过程,在项目的研发中,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国内相关工业产业;另一方面,培养国内相关科研人员以及教师团队的建设。”   
  苏瑜停顿了一下,开口道:“我的想法是借助一个项目,培养出一个产业和体系。”

  “这样的话,有了体系,就是能生成一个独立运行的生态系统了!”

  “有了体系,即使没有了我苏瑜,在这种能够独立运行的生态系统下,也就会王瑜、张瑜.之类的出现。”

  “我一个人,就是一个孤零零的大树,而有了体系,成长的是一整片森林啊!”

  “哗哗哗!”

  苏瑜说完,整个休息室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苏瑜的这个项目,带来不是一架“自发电喷气式无人机”,而是一种可以研发其他“自发电”产品的方法。

  这就像是数学老师在黑板上讲了一个例题,例题的最后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讲解这道例题的时候用到的方法和思路。

  3月10日,苏瑜“毕业答辩”结束的第二天,国家最高权限的课题项目:“S0310”项目,正式立项了。

  央行,行长正跟几个高层开会呢,几位黑衣男子提着一个黑色公文包走了进来,安静的等在会议室外。

  “行长!”

  行长助理走进正在开会的会议室,贴在行长耳边说了几句话,行长点点头,急忙暂停了会议,走出了会议室,接见了几位黑衣男子。

  黑衣男子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绝密的一号文件。

  这是一份代号“S0310”资金调用的文件,文件指示,该项目科研资金没有上限,只要有苏瑜的签字报告,国库就要直接拨款,而且该项目的优先级是最优的。

  行长看了一眼签署文件的5个签名,瞬间一震,他点点头,没有多问什么。

  与此同时,全国各个高校、各个研究院、各大国企单位、各大军队,也收到了绝密文件:绝对配合“S0310”项目。

  至于“S0310”项目是什么,没有几个人知道。

  就算是几个相关部门的高层,知道的也只是代号的含义:“S”代表着“苏瑜”,“0310”代表着项目于“3月10日”立项。

  而在“S0310”项目立项的同时,涉及海陆空三军的绝密“S”系列项目,也立项成立了。

  “S0310”项目虽然立项了,但是苏瑜还只是一个“光杆司令”,手里有的也就是一份文件。

  简单的在燕京忙完了水木大学和燕京大学的毕业事项之后,已经是西工大材料学教授、航空学教授;

  燕京大学物理学教授;
  水木大学数学教授;

  国防科大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教授,;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的苏瑜,坐上了动车,开始了“全国游”了。

  整个“S0310”项目体系很庞大,而且这“S0310”项目,也是国家“S”系列项目的第一个系列。

  作为整个“S”系列项目的总设计师,苏瑜第一步,就是要摸清“家底”,彻底、全面的了解国内的情况,这样才能为项目开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