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谁懂?我带着图书馆去种田了 > 第48章 也是有车的人了

第48章 也是有车的人了

2024-01-17 作者: 盐焗栗子酥
  第48章 也是有车的人了

  还是有人乐意买账,再加上有元朗这个美男子在场,不管谁买,他都附送一个大大的温暖笑容,买一送三,血赚!
  何苗边叫卖边介绍,收钱收得不亦乐乎。

  那些便宜卖竹篮的人也只能看着干眼馋,毕竟所售货物的价值定位都不同,没得比。

  镇上的人总归是有生活水准及审美眼光高一些的,这些花篮不出一个时辰,便卖得差不多了。

  最后还剩了一个最大的花篮,它的价格比其他的都要贵一点,所以到现在还没卖出去。

  反正时间还早,何苗也就不急,她给了冯元朗两个铜板,打发他去旁边的食摊吃馄饨,自己则安心等待买主上门。

  果然有识货的人来买走了它。

  来者是一个面若圆盘,脸膛红润的小丫头,穿着打扮虽然朴素,可以看出来衣裳布料不便宜。

  那丫头出手也大方,都不讲价,直接把大花篮买走了。

  何苗美滋滋地数好钱,收摊儿,自己也去吃了碗热乎的鸡汁香葱馄饨。

  首次出师告捷,回家后,冯刘氏开心得很,何苗老老实实地把卖货赚的钱塞给她。

  她悄悄劈出一大半给何苗,说:“你在镇上累了一下午,这些都是你的功劳,你拿着,以后你们用钱的地方多。”

  何苗不愿意接受婆婆有意无意的偏袒,又不好拒绝,只好暂时先把钱收下来攒着。

  接下来的日子,全家女人只要忙完家务,就会坐下编竹篮和竹筐。

  何苗就负责将竹篮布置成花篮,家里那片小花圃的花不够,就到田埂上采。

  她有三个忠实的帮手,元朗、唤娣和大宝。

  只要给他们做点冰冰凉凉的西瓜汁,他们就心甘情愿地为何苗服务,摘回一捧一捧的花草。

  何苗读了不下三四本和插花有关的书,花篮越做越顺手,越做越好看,积攒的收入也越来越多。

  后来几次去镇上,同行们也纷纷效仿,整个街市没有一家是单独卖竹筐的,全部都是“买鲜花,送竹篮”的套路。

  但是何苗不怕,这个年代,除了大家闺秀有学习插花的机会,这些卖竹篮的同行是根本不可能会插花的。

  所以,还是她的摊位上顾客最多,尤其是上次买走大花篮的那个小丫头,经常光顾,每次都会买好几个,给钱也大方,有时直接说“不用找了!”

  她很快就成为了何苗的老主顾,财神爷!
  断断续续卖了能有半个月的竹篮,何苗就攒下了一两银子。

  但是往返镇上和村里还有点麻烦,毕竟段大爷的驴车是村内很多人来往的交通工具,不能次次都被冯家包车,所以有时候,何苗不得不迁就,少搬些花篮,这样就直接影响了赚钱的效率。

  这天一早,她火速喝完一碗芝麻糊,擦擦嘴,就去找婆婆。

  “娘,我想好了,这段时间咱们花篮卖得不错,但是来回去镇上总得搭乘段大爷家的车,太不方便了,我想买辆驴车!”

  “啊?买车?”冯刘氏震惊。

  这孩子,心真大,啥家庭啊,买车?
  段大爷家有驴车是作为赚钱的营生,如果买车只为了方便来去镇上,那也太浪费了。

  不仅有买驴买车的成本,还需要喂养驴子,这又是一笔多余的开销。

  何苗知道婆婆肯定有所顾虑,便软磨硬泡:“娘,你放心吧,买驴车不会浪费,有了车,咱们以后去镇上买卖东西更方便,家人来去都自由,再说,爹和大哥时不时还要去镇上送铁器,也能利用上。”   
  她最后又表态:“而且,我愿意拿出我们三房的钱为咱家买一辆驴车,只要您点头就行。”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冯刘氏不能拒绝。

  “行,买就买吧!不过,不能拿你们的钱,不过,还得等晚上你爹回来商量一下,他同意了,咱才能买,要不怕落下埋怨啊!”

  就知道,这种大事,婆婆不敢做主。

  “娘,您就听我的吧!咱们这么辛苦地卖竹篮,不就是为了手头松快些么,要是事事都得跟爹低头,您不憋屈,我还憋屈呢!”

  何苗干脆直戳要害。

  冯刘氏左思右想,确实是这么个理儿,也就不争了。

  改天,再去镇上时,冯刘氏特意跟着一起去,帮着参谋参谋买驴车的事。

  为了专心选车,二人只带了一筐鸡蛋和鸭蛋卖,这东西卖得快,卖完抓紧去车马行。

  何苗主张去镇上最大的车马行选车,这样以后车子和驴子有任何问题,也方便过来找人修。

  冯刘氏爽快道:“都听你的!”

  婆媳二人转进“天舆阁”,这里有驴有马也有各式各样的车,可以自行选择搭配,服务非常完善。

  一进去,就有一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过来招呼。

  “二位客官,想选个什么样的座驾?我可以逐一介绍,还能根据您的需求定制,并且提供试驾代驾服务!”

  哦!不错不错,这大概就是大晏版“4s”店吧。

  何苗:“给我们挑一款驴车吧!”

  中年男子欣然应允:“没问题,您可以叫我康师傅,咱们去后院挑驴去!”

  康师傅?方便面?何苗顿时感觉肚子有点饿。

  在方便面,哦不,康师傅的殷切介绍之下,婆媳二人选定了一头健壮的小驴。

  驴在大晏是个宝,它饭量小,跑得快,灵活度也高,而且如果不用了,杀来吃也可以,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的口感嫩滑,富于营养,非常好吃。

  何苗看着这头驴,早就打起了它的主意,琢磨着以后把它做成驴肉蒸饺吃。

  康师傅建议给这头小驴配备一个小点的车,这样可以加快行进速率。

  最后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共要六两银子。

  这个价格在整个镇子上都算是贵的了,不过何苗更在意后续的保障,如果一年之内,驴突然生病或者车子突然坏掉,都可以来这里免费医治和修缮。

  何苗大方地掏了钱,冯刘氏虽心疼,也忍了,相信儿媳妇的,准没错!

  康师傅热情地办完了所有契约合同,还派了一个小厮,专程带着婆媳俩,将驴车驾回久兴村,驴车后还跟着另外一头小驴,等小厮返程时,可以骑着回去。

  全大晏连锁的车马行,服务就是不一样,这钱花得值!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