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职场> 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 第370章 戏剧谋反

第370章 戏剧谋反

2024-05-13 作者: 寿王
   第370章 戏剧谋反
  李琩沉吟片刻,问袁晁道:“你有带种子来吗?”

  袁晁道:“小民去岭南时没想农业,忘记将种子带回来,还请陛下恕罪。”

  李琩道:“无妨,看来你对农业确实有些见地,今日就算殿试,朕任命你为司农寺寺丞,先到司农寺就任。”

  司农寺寺丞,是从六品。

  袁晁受宠若惊,十分高兴,叩拜道:“臣叩谢陛下。”

  “起来说话吧。”李琩让袁晁起身,道:“你到司农寺的第一件事,就是挑选些懂水稻的人,组建队伍,过上一两月,去岭南、占城巡视,把你所说的耐旱早熟的稻种带回来。”

  袁晁道:“臣定不辱命!”

  李琩微微一笑,道:“你在台州日久,台州现在什么情况,你给朕讲讲,无需粉饰太平,说实话。”

  “喏。”袁晁领命,照实将真话全部讲给李琩。

  袁晁的话,概括起来,便是均田制崩坏带来的负面影响,民失其田要承受大量的赋税,导致逃户众多,而官员腐败、门阀垄断加剧这一问题,导致民不聊生,山贼到处都是。

  这种情况,李琩能预料得到。

  韦娴懿道:“妾身很小的时候游历过,之后就最多只是路过。”

  大唐现在的矛盾到处都十分剧烈,北方因为军事力量强悍,爆发的是安史之乱,而南方军力不强,爆发的是农民起义。

  “那就好。”李琩颇为满意,起身去和与其他应试之人会面,见到前面那个获得奖章的工匠,还和他多说了几句。

  “是啊。”杨玉环满脸笑容,欣赏着一路的风光,道:“真希望这潏水永远走不到尽头。”

  李佑恭敬道:“儿听清了。”

  到了晚唐,不论南北,农民起义军全部被吸纳到藩镇里面,加剧了藩镇割据。

  李琩笑道:“你往东南走,就走不到尽头。”

  杜甫见李琩如此亲民,含泪喃喃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一直到傍晚,李琩一行人才动身回城。

  李琩对一旁的杨玉环道:“这潏水可是长安八水之一,风光与曲江大为不同。”

  李琩回之一笑,转对韦娴懿道:“这地方伱来过吗?”

  李琩听完,心里默默叹气,转对一旁的李佑道:“大郎听清楚了吗?”

  韦娴懿想起自己妹妹现在还和李亨的儿子圈禁在一起,有些感伤,点点头,道:“正是。”

  李琩道:“星辰大海只是又一个开始,不算尽头。”

  夕阳下,李琩告别应试众人,身骑骏马,与杨玉环等人沿着潏水而行。

  杨玉环若有所思,道:“郎君的胸怀,臣妾远远不及。”

  杨玉环道:“入海不算尽头吗?”

  李琩道:“你阿爷安插在你身边的眼线,随你一起进了宫,明日你把那几个人还给他,请他配合我推行新政,他若听,我可以让你阿妹出府。之前他选择两边站队,我可以不追究,这一次,他若是还不和我同心同德,我想容,也容不下,希望你能明白。”

  李琩道:“和你阿妹吗?”

  当天,李琩一行人就在杜甫家里用膳,一应费用,皆由内务府出。

  韦娴懿见事有转机,高兴道:“谢陛下,妾身一定说服阿爷。”

  李琩道:“这样最好。”

  一旁何锦道:“陛下,何氏想经营河运,分商盐业,陛下能准吗?”   
  李琩道:“当然,不过方式还是和以前一样。”

  “这是自然。”何锦笑了笑,“整个何氏商业,都是……”

  何锦没说完,但言外之意,听者都懂。

  李琩也不再说公事,与几人聊起了风花雪月,在夕阳下,一起返回长安城。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琩把心思都放在两税法和科举上。

  对于史思明要求献安禄山投降换自己不入长安,李琩没有同意,李璬称病不回,李琩也给予了驳回。

  至于荣王李琬,他听命入京,并请求辞去一切职务安心养病。

  李琩准他在京养病,但是没让他辞去职务,还给他加封了司空。

  ……

  江陵。

  李璬的奏书被李琩驳回,十分愤怒,他决定不再等了,听取蔡垧的建议,沿江而下,夺取江淮和江南。

  继德元年十月初六,李璬率大军沿江东下。

  吴郡太守李希言得知李璬的军事调动,写信责问李璬为什么要擅自发兵东下。

  李璬知道事情败露,派苏震攻打吴郡,派冯季康、元景曜攻打广陵,自己坐镇中军。

  但是李璬没想到,江南东道节度使韦陟已经调兵协防吴郡,淮南东道节度使高适调兵协防广陵,淮南西道节度使来瑱则率兵南下,准备抄了他的后路。

  十月二十日,吴郡和广陵战事打响,有高适和韦陟的提前布防,苏震和冯季康、元景曜大败而逃。

  李璬起了惧意,蔡垧谏言道:“殿下,成大事者,怎能一帆风顺,此时应趁敌军立足未稳,打一场大胜。”

  李璬纳了蔡垧的建议,准备再打一次。

  高适和韦陟、李希言三路合军,屯兵杨子和瓜布,沿江展开旗帜,声势浩大。

  十一月初一,两边碰面。

  李璬见了官军的气势,有点怂了,不敢主动攻击,选择安营坚守。

  严武看到李璬害怕的模样,失去最后的耐心,在安营当天,抓住机会,对将士们道:“我们跟随颍王到此,师出无名,天命未集,人谋已隳,不如趁现在还没交战,赶快寻找出路,否则就算战死,也要被打上逆臣贼子的名头,被万世唾弃,害国害家!”

  将士们一听,觉得十分有理,当即逃跑了许多人。

  苏震则上前道:“严将军,你我家人均在长安,若是我们逃了,恐怕祸及家人,不如把颍王抓了,送回长安。”

  严武觉得有理,当即同意下来,道:“就这么办。”

  有了主意,二人召集部下,准备发动兵变。

  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动手,后方就传来消息,李璬跑了。

  原来,李璬见士卒逃散,知道大事不妙,于是带着心腹冯季康和元景曜跑了。

  严武和苏震都懵了,只能率部向官军投降。

  高适和韦陟也很意外,因为他们从没打过这么简单的仗,一度甚至怀疑是李璬的阴谋。

  而李璬则一路跑到鄱阳,想通过鄱阳南下岭南。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