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嘴巴(3)

2022-05-20 作者: 牧之 朱颜
  第65章 大嘴巴(3)
  邵清在连队当文书时,有一次与几个战友谈到连队干部,谈到了政工干部与军事干部的区别时,他很随便地讲了某某军事干部不如某某政工干部会讲话、会上课。就这么一句很无意的话,却被在场的一位同志传给了那位军事干部。后来那位领导找到他,劈头就一句:“小邵,我哪点不如政工干部?”不由邵清分说,领导就是一顿痛骂。他一时半会儿回不过神来,满心委屈与无奈。

  不管“传话筒”是有心改词,还是无心之过,不负责地传话,给了人当头一棒,要想挽回局面,别人的伤口岂是一时能愈合?

  §§§第三节堵上大嘴巴
  三思而后言
  人群中常有毁人威望的非议流播,这非议一旦变成众口一词,就会使人声名狼藉。非议一般源自某一明显失误,或恰可成为街谈巷议话题的微小缺陷。倘若有敌人从你口中套出口实,再加以揣测,后于众人中传播,转瞬之间即能摧毁你的贞节牌坊。恶名易得,因为坏事易被相信而难辩白。因此,我们不可不把好口关,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等丢了羊再补牢毕竟是损失。

  现实中,我们希望人人都能坦诚相待。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需要友情,但谁都不愿与一个从不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任何问题都不明确表态的高深莫测的人交往。然而,对于坦诚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坦诚并不意味着别人要把内心世界的一切都暴露给你,也不意味着你要把内心世界的一切都暴露给别人。每个人都有秘密,这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纪田把自己的重大秘密告诉了方年,同时再三叮嘱:“这件事只告诉你一个人,千万别对别人说。”然而一转脸,方年把纪田的秘密添枝加叶地告诉了别人,让纪田在众人面前很难堪。这种背信弃义有时出于恶意,有时却是无意的,这与个人的品质修养有关。有的人透明度太高,这种人不但不能为别人保守秘密,就连自己的秘密也保守不住。有的人泄漏别人的秘密,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为了抬高自己。“咱们单位的事,没有我不知道的。”“我要是想知道某件事,我就一定能了解到。”……这种人常这样炫耀自己。他们认为,知道别人的秘密越多,自己的身价就越高。用泄漏别人秘密的方法伤害别人、娱乐自己,甚至把掌握的秘密当做要挟别人的把柄,当做自己晋升的阶梯,这种人在现实中也大有人在,对这种人最应该提高警惕。

  把秘密心事抛给了别人,你就失去了把关的能力。要懂得把心事放在肚子里。

  要把心事包严实一些。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面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他日争斗时你的致命伤,这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预防。

  其次,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当你快乐地倾吐这些心事时,听者可能已经心生诡计,准备让你倒霉。

  反过来,把一切心事都放在心里也不利于身心健康。独自一人忍受心中的烦恼是痛苦的,有时我们需要找人倾吐衷肠。这种倾吐,有时是为了寻求帮助,请对方出主意;有时只要能向人打开心扉就十分满足了。渴望找人诉说心事时,你应该找准可以信赖的倾吐对象。人们倾吐的目的是为了驱除孤独,但如果向不该倾吐的人倾吐了心事,其结果会适得其反,你会因为遭到自己信赖的人的嘲弄和背叛而感到更加孤独。所以,在生活中你有必要找到关键时刻能替自己分担忧愁和苦恼的挚友,以免在需要找人倾诉时无处倾诉。

  但面对大嘴巴之类的时候,该保留的一句也不能透露,要善于随机应变,谨防祸从口出。

  气定神闲,远离圈套

  大嘴巴散播流言飞语,除满足内心变态式的需求外,很多时候是要让你遭殃,激起你的愤怒,然后再更好地收拾你。当他们怀着种种目的来激怒你时,你稍有不慎,便会掉入别人为你设计的情绪圈套当中。

  一般来说,激怒你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在言语上激怒你。譬如讽刺、嘲笑、挖苦,或指桑骂槐、无中生有、含沙射影……

  第二种是在工作上激怒你。譬如故意为难,左一句“难以配合”,右一句“可行性不高”……

  大嘴巴倾向于第一种。他有时越是趁着你在,越发嚣张,恨不得把他所知道的都搬出来,再生产些没有的事实,一句句撩动你的火药库。此时唯一的办法只有忍下来,不动声色:他的言语,不要去理会,若要反驳,也要笑着反驳,轻柔地说明。

  你千千万万不可被他激怒,你一怒,大家都会看着你而不看着他。大家只看到你丧失理性的怒火,而没看到他的卑劣伎俩,于是,本来你是无辜的,怒火一烧,你也变成理亏了!如果你不控制自己的情绪,怒火可能让你说很多不该说的话,做很多不该做的事,也给了别人很多把柄。他分毫未损,而你已遍体鳞伤,甚至一蹶不振!
  一个单身汉,住在用茅草搭起的房子里。他勤劳耕种,自食其力,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越来越齐备了。但是令他恼火的是,草房里老鼠成灾,白天乱窜,晚上乱叫,终日闹个不休。单身汉满腹怒气,却又无计可施。

  一天,这汉子酒喝多了,躺在床上睡觉,这时老鼠们闹得更凶了,似乎是故意惹他生气。汉子怒火万丈,一把火把房子烧个精光,老鼠是全没了,可他的家业也没了。

  丧失理智是人在冲动时的本性呈现,是异于常态的。在怒气的支配下,单身汉忘记了自己本来要保留的东西,最后竟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想想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大嘴巴是流言飞语的制造者,流言飞语如同一块块顽石击破原来平静的心情水面,惊起一圈圈躁动的涟漪。

  作为被诋毁者,对于别人的诋毁,一定要冷静地低调地处理,最好是置之不理,如果对方欺人太甚,则可以当面警告那个诋毁者。在对方造谣生事已经触犯自身正当权益时,则要毫不犹豫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别理睬流言飞语,默默地干好自己的事情,不急不怒不烦不躁不气不恨,才是自己的上上策。流言飞语像一把野火,你越是理睬它,等于是添了一股风,可能就会成燎原之势。

  让流言随风而去
  不同人对待流言的态度、手法各有差异。有人面对流言迎头痛击,不惜代价地与流言进行较量,有勇无谋;也有另外一种人,对流言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千万别认为这样的人好欺负,这样的人往往有点真本事,知道力气不能白浪费,既然流言这东西可以燎原,那它一定具有自生自灭的属性。有时大大方方地说一句:让他们说去吧!却能事半功倍。

  既然知道了流言的根源和对付它的最好的办法,那流言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在我们身边,流言这种东西很容易辨认,只要看看是否携带轻率的道德判断,就可使之原形毕露,而且,请你相信,流言飞语充其量是一个幻景,没有根基让它永久伫立。我们犯不着让它钻进耳朵里,扰乱平静的生活,且让它随风而过。

  别人对我们说了什么,或说起有关我们的什么事情,不会使我们感到烦扰,除非我们自己愿意。因为,别人说了些什么,并不意味着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我们过分地在意别人所说的事情,或者认为他们可能说了有关我们的事情,这是自寻烦恼。我们的许多烦恼都是自我折磨,因为我们总在想象别人会说我们什么。

  无论男女都无需太在乎别人的想法。这世界上人这么多,每天沉迷于思考别人,对你来讲是庸人自扰。

  英格兰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门上这样写着:“他们说……他们说了什么?让他们去说吧!”这是对每个人都合适的格言,不要让别人的饶舌毁了你的生活。

  别人总是从外部来看待我们,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动机和意图。如果他们把邪恶的意图强加于我们,那恰恰暴露了他们自己的本质。

  如果我们自己努力做得最好,他们只能就此罢休了。

  “慈善与邪恶毫不相容。”不要到处窥视闲事,做最坏的推测。如果想到邪恶的动机,要问3个问题:这是真的吗?必须告诉别人吗?告诉别人有什么好处吗?

  真正可能有伤害的不是别人如何说我们。别人说了什么可能让我们反感和不安,但那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愿意。真正可能有伤害的是当独处时,我们对自己说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只要我们行得正做得好,不怕别人背后指指点点。

  不予理睬、沉默以对,做埋头于沙中的鸵鸟其实也是一个好方法。流言有它的对象、目的,如果你怒发冲冠、拍案而起,就等于自己对号入座,让流言有了主人,流言不仅止不了,反倒令人觉得你的辩驳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所以不要忙着为自己辩白,要彻底忽视流言,让它像打在棉花上的拳头,力气化于无形,这不是比硬碰硬聪明吗?保持冷静、伺机以待,让流言的制造者失去对手。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做一个生活上的强者,勇于面对流言,并以此为动力,让自己活得更好。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