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职场 > 大宋教书匠 > 第890章 元夕

第890章 元夕

2022-10-18 作者: 文佬
  第890章 元夕
  节日气氛中的汴京,日子似乎格外地快。

  不久之后,已经到了正月十五。

  这其实才是大宋最热闹的日子,甚至胜过了除夕之夜。

  北宋皇宫位于汴京西北方向,不管是和之前的汉唐相比,还是和后世的明清对照,方圆五里的面积显然有些寒碜。

  可北宋历代皇帝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主张节俭用度。

  一代代的节俭,似乎就是为了后来的宋徽宗赵佶的挥霍做好的准备。

  比如好好的延福宫,前几任帝王都没有说什么,赵佶就感觉小了些,自然得进行一番扩建。

  只是因为远离历史线上的包工头童贯之类被钟粟被灭了,赵佶的思想也有了改变,穷奢极欲的势头便被大大遏制。

  就如同这元夕灯会,赵佶并没有因此擅自扩大规模。

  每年的元夕,大宋历代皇帝都会登上宣德楼,这次也是一样。

  只不过,今年的元夕,对于登基一年的赵佶,其实是第一次登上宣德楼与民同乐。

  北宋皇城的北门叫拱宸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南门才是宣德门。

  宣德门之左是左掖门,之右是右掖门。

  大内东南西北四门中,以南门宣德门最有名。

  宣德门上为宣德楼,门前是御街,宽约一百五十米,是汴京的中心,地位相当于后世帝都的长安街。

  御街两边有御廊,中间为御道,供皇帝御驾出入。

  御道连接着汴京外城南薰门,总长约十余里,这十余里的御街,正是元夕佳节进行隆重庆典的地方。

  天还没有黑下来,御街已经被商贩和表演的舞台之类占据,但因为早就进行了规划,显得有条无紊。

  大宋人民早就适应了这样的节奏,自然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

  月上树梢,吉时已到。

  赵佶和众位大臣登上了宣德楼,看着人头攒动的大宋百姓,一种骄傲而又激动的复杂情绪涌上了心头。

  随着庆典开始,各种演出活动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大宋官方没有春晚,但却有元宵晚会。

  其实这元宵灯会在正月十四就开始了,到了正月十五,灯会会进入高潮,元宵晚会也同步开始。

  所有活动开始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着,在钟粟的邀请下,赵佶在之前已经观看了他举办的春晚,现在和官方举办的元宵晚会相比,果然钟粟那里新意颇多。

  不过赵佶也不是傻子,就算看出了一些差距,也不会多说什么。

  赵佶今天的心情格外地好,大概也和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关系。

  除了赏灯和观看演出,猜灯谜也是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

  赵佶本来就是文采风流的人,自然要参与一番。

  不得不说,不知是帝王光环加持的原因,还是赵佶真的才学甚高,一般的灯谜在他跟前几乎就是秒破。

  都快到了子时,赵佶还觉得意犹未尽。

  到了这时候,几乎所有在陪的大臣都参与了猜灯谜活动,他们也想出了不少灯谜。

  毕竟是过节的原因,皇帝和大臣之间,大臣和大臣之间,显然没有了平时那么拘束。

  有人猜错了,往往会被大家嘲弄一番,往往也不会一笑了之。

  章惇就连连猜错了几个谜语,被曾布一番嬉笑,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各种自我解嘲。

  “钟侯,你可是汴京大学的山长啊,好像没见你猜谜,更没有拿出一条灯谜来。”

  终于,有人发现了钟粟的低调。

  此人不是别人,居然是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

  赵挺之也算深得赵佶之心,目前担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

  对于赵挺之,钟粟还是颇有好感的。

  虽然他儿子赵明诚,在历史上的表现颇多争议,但却不影响赵挺之的高风亮节。

  就一个原因,他在拜相之后,做得最惊人的举动就是大肆揭露蔡京的奸恶行为。

  要知道,当时蔡京已经权倾朝野,和蔡京作对的结果,几乎没有人看不到。

  可以说,赵挺之这么做,正义感爆棚是一个原因,或许也有争权夺利的因素在内。

  但和别人争也就罢了,和蔡京争,还是值得送一朵小红花。

  赵挺之这么说,其实也没有为难钟粟的意思,更没有此前因为自己的儿子在汴京大学被打有所怨恨。

  倒是有一件事情,让他对钟粟有了兴趣。

  赵明诚最近一直在找机会,让他设法找李格非,儿子说他喜欢上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了。

  对于这件事情,赵挺之还是没完全想清楚。

  李格非对他来说,两人只是同事关系,并没有过多的交集,他觉得还是要慎重一些。

  再说,李格非到底是怎么想的,赵挺之心里也没谱。

  如果贸然前往提亲,后果难料,他毕竟已经是礼部侍郎,再进一步,那就是要分掌一部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考虑问题显然负责了一些。

  可他却知道一点,这钟侯爷却是汴京大学的学生,自己儿子喜欢的李清照,正是汴京大学唯一的女先生。

  如果能够结识钟粟,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有所助益。

  恰好是元宵佳节,这个时候结识倒是显得自然。

  “原来是赵侍郎,钟某不善猜谜,看看热闹就行了。”

  钟粟笑着回答道。

  赵挺之这么一问,其他大臣也来了兴趣,甚至赵佶也转过头来。

  赵佶也觉得意外,在这样的场合下,钟粟居然没有做出什么出人意表的举动,倒是有些一反常态。

  按才华而论,钟粟写出的文章诗词并不多,其实只有几首,但却个个属于上品,就连赵佶也在心里暗暗做过对比,自己的水平显然还是差了一些。

  按理来说,今天可是与民同乐、君臣同乐的日子,钟粟为何没有借机展示一番自己的才华?

  “钟卿,今日不必拘束,三人行必有我师,这灯谜一道,无非就是图个乐子。”

  赵佶对钟粟还是非常给面子的,他其实也想看看钟粟的表现。

  赵挺之本来只是随口一问,谁料到一下子引起了赵佶的兴趣,他甚至有些后悔。

  如果因为自己的缘故,让钟粟陷入尴尬的境地,自己可就弄巧成拙了。

  “官家,我倒是想到了一个灯谜,今日便拿出来,博得大家一笑。”

  钟粟说完,便朝一边的洪六点了点头。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