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出征

2014-07-17 作者: 我爱123
  第127章:出征

  第127章:出征

  李仁秀、郑云海、金灿高兴坏了:“有了钱、武器、教官,朝鲜的抗日胜利似乎不远了。”李仁秀三个代表全体朝鲜人民再一次感谢柴永波的支援,并且把签约的事落到了实处。

  “什么?先去一个小队?”郑云海看着那么多好战士不能前去,心里凉了半截。

  “是的!必须有一片可以落脚的地方,前期的工作是落脚点。只有站稳脚步、才能实现一切。”柴永波认真的解释着。

  李仁秀明白了,柴永波的决定很有道理。但真正找到合适的地点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柴永波把朝鲜的地图平铺在桌面上,几个人围过来听着他的计划。

  “首先是日本人不容易去到的地方,再就是必须离中国的边界近一点。第三点最关键,日本人扫荡、围困时有周旋的空间。”

  “只有山区才有这样的条件。”金灿很不愿意这样做。他认为这是躲避。虽然保险一点,可工作难做啊!平原的条件比起山区不知要好多少倍,既有人力的优势、又有足够物资。可日本人也重视啊!

  “对!日本人不会处处有重兵,利用他的薄弱环节生存下去。”

  准备出兵了,柴永波计划的五十人由谁带领呢?梁大勇、石小涵都是最佳人选,但他没有这样安排。必须自己去。

  “贺明辉!”

  “在!”

  “从警卫营挑出一个五十人的小队,每十人为一个组,分设正副组长。这次有劳你了。”

  “是!”贺明辉满心欢喜。他没想到自己能亲自挂帅,在第一批出征。

  部队很快组建完毕,柴永波站在队列前严肃的说道:“同志们!这次的行动非常艰难,有可能大部分人会把性命留在异国他乡。你们怕吗?”

  “不怕!”

  “对!生有何欢、死又何惧,我们是战士,是准备随时随地献出生命的铁血精英。到在朝鲜也许没有吃的、没有子弹,但我们有大无畏的气概。我只有一个要求,和同志们同生死共存亡,给后续部队打出一个可靠地基地来!出发!”

  五辆军车载着战士们开出了基地,他们的第一站是天津,到天津后弃车步行、穿越东北张作霜的防区,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

  这时的中原虽然混乱,但冯玉祥战胜吴佩孚后,基本处于休战状态。石小川在柴永波的吉普车里坐着,身边是何翠华。

  柴永波的贴身警卫李刚毅、王兴汉委屈的登上何明辉的汽车,嘴里直骂石小川太霸道。“算了,小孩子照顾一点嘛。”贺明辉劝解着。

  “照顾?我两个是被兔崽子打败赶过来的。”李刚毅狠狠地朝远处小车里翻着白眼。

  “他把你们两个打败?”李刚毅的话是贺明辉吃惊了。当初在军校时李刚毅可是第一高手,贺明辉也曾多次败在他的手下。

  “我还能给这小东西搽胭脂墨粉不成?虽然有点投机取巧,但确实是败在他的手下。”

  “这几年咱们部队出来这么多英才,我都感觉有点老了。”贺明辉清楚王兴汉的实力。要说李刚毅、王兴汉做警卫确实屈才,可二人死活不愿带兵,只跟在柴永波身边做警卫员。

  “冯玉田回来怎么不到神龙大队上任了?”王兴汉前天在基地里看到从德国回来的冯玉田,没想到这个神龙大队的第二任大队长情愿做一个参谋,也不愿回到神龙大队。

  “自认淘汰了。”贺明辉伤感。卢氏的精英们曾偷偷地把整个基地里的高手做过排名,三巨头不用说,李刚第四、李刚毅、王兴汉紧挨。王天柱排在第七,陈长风占据第八。焦灵第九,他贺明辉在最后的第十名。

  谁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石小川、何翠华和严正浩脱颖而出,大有占据前六的局势。自己清楚,前十名已经没有他的座位了。

  两天后的夜里,中国境界的百里坪分散来了很多中原人。他们挤在一家小客店,等待李仁秀前去联络。虽然处于炎热的夏季,但这里并没有中原那样,把人烤的浑身是汗。而且感觉一丝凉爽。

  “多准备些皮张类的东西,天气冷了下来会吃不消的。何翠华,先把银两花掉,黄金留着好携带。”

  “是!”女大十八变,如今的何翠华出落得娇柔、妩媚,抛开容貌体肤不说,单就可爱的气质情致而论,那千种娇媚、万般风韵,谁又能说得尽呢?

  梁大勇曾这样形容过何翠华:“温柔的女人最美丽。”

  第二天清晨,李仁秀带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走进柴永波的房间:‘河里的船只已经备好,我们的第一站是河对岸的茂山。”

  “哪里的人口多吗?是不是山区?”

  “这里属于咸镜山脉,在盖马高原东北边缘,为朝鲜半岛最高山脉,有朝鲜半岛的阿尔卑斯山之称。多原始森林。山脉东坡陡峻,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咸镜北道西部,西南端延伸到两江道。”

  “出发吧!”听说的只是大概,只有过去后自己亲身去探查一番才能放心。鸭绿江是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的界河。中国的吉林省和辽宁省均隔河与朝鲜接壤。因其水色深绿如鸭头,故称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白头山,从东北向西南方向流去,最后在辽宁省的东沟注入黄河。

  中午时分,大家赶到鸭绿江边。两条渔船装上众人慢慢的朝江岸对面划去。柴永波看着浑身戒备的战士,心里一阵热乎乎的:“他们都是好样的!保全他们的生命、带他们回到祖国!”

  茂山东十几里地的一个小山村里,中年人停下来:“这个村十几户人家,这里从来没有来过日本人。”

  “好!今晚大家先休息一下,明天就会有任务。”

  “是!”战士们被安排好后,柴永波带着石小川和自己的警卫员出村去了。每到一地必须实地考察,何况牵涉着将来进入的两千名战士的生命。

  望远镜里,柴永波把十里以内的地形和村庄观察一边,他对陪同前来的朝鲜人金灿说道:“如果建立起根据地后,你们能控制百姓的自由出入吗?”

  “控制?有必要吗?”金灿不明白这样做的目的。

  “基地绝对要保密!一个人坏事,你我付出的努力将会白费。”

  “是!没有内鬼,哪能招来外贼?这个好办,实行军事管制。”

  “金老弟,在你的家里不比是在我们卢氏,过分的事我不愿做,但冒险的事我更不愿干。咱们是提着脑袋做事,一旦有投敌的我会毫不手软的干掉他们!”

  金灿想起了在上海柴永波对付日本人的事,他紧张的点点头,表示这样做很有必要。

  “第一步,你们朝鲜同志多联系青年人到这里来训练。其他人建设基地的住房、营盘。我的想法是靠山建筑、既能防止日本的飞机轰炸、又能抵挡炮击。”

  “好!人员我来安排,地方你来选择。”“看到没有?那座山腰就是很好的地形,三天内我需要一千五百名壮劳力,有困难吗?”

  金灿从柴永波手里接过望远镜,他仔细一看,那一片地形紧靠水源,山后就是茫茫的树林。而出口只有一条路,山口处的狭窄仅容一辆汽车通过。

  “好地方!”金灿佩服。如果在山口处布置一个班的武装,纵有千军万马也难前行半步。飞机在天空也不能靠近,因为原始的森林里高大的树木把这片地遮掩的深藏不露。

  李仁秀的工作能力和效率相当高,在到达朝鲜的三天里,他就找来四百名二十五岁以下的强壮男子。另外有一百多名女人被送来,在基地里做饭、洗衣、学习收发报、医疗等。

  “必须搞到一套柴油机的设备,这么多人吃饭靠人力是不行的。”

  金灿为难了。朝鲜别说乡村没有这样的设备,就连日本占领区也没有。柴永波了解情况后笑道:“从我们卢氏购买吧。两台这样的机器少不了,发电机更是离不开的。还有一个问题,希望你们能采购小麦,中原人离不开面食。”

  “是!郑云海专供采购,领咱们来的金永哲负责从中国采购粮食。”

  朝鲜的气候形成了独特的野生动物群。西伯利亚虎、豹子、韩国獐、阿穆尔斑羚、丹顶鹤、野猪等成了他们的口中美食。

  “基地只留一个连的防守,其他人一排为单位,进入大山。一边训练、一边打猎。”柴永波把朝鲜人编为三个连,每个连派教官十名,强行的军训拉开了序幕。

  李仁秀、金灿两个人频频出山,贺明辉、石小川、何翠华三个也不在基地,十几个人出外侦察,要把日本人的情况摸透,给后来的部队提供打击目标。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一个多月。朝鲜战士人数不断增加,如今已经达到上千人。而青年女子增加的也非常快,六百多人产加了军训、发报、情报培训。日、中、朝三国语言学习也随即展开。

  “第二批部队该出发了!”柴永波不能光吃不干,他要在短时间内给予日本人好看。

  石小涵接到电报,命令五百名战士登上军车,押送着大批的物资、武器、弹药、药品朝北京行进。这么大数量的汽车和部队进入东北,引起了张作霜的注意。在部队行至通化时被张作霜的一个团包围起来。

  “请告诉你们的张大帅,我们是卢氏军柴永波的商队,和你们的张学良将军是朋友。”按照原定计划,石小涵出头和他们谈起话来。

  “什么?他们是张学良的朋友?把电话接到北京,我要亲自证实这件事。”张作霜不相信张学良和卢氏有牵连,但不敢强行得罪最有实力的卢氏军。

  “喂!你是小六子?卢氏军怎么到我们的地盘来了?”

  “爸!我给你个实底儿,他们是要进入朝鲜的。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千万不要对任何人讲。对!他们的目的是和日本人过不去,这对我们有利无害。啊是!物资、弹药尽管放行,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粮食。当然,人家不白要我们的。是!我们可以把他们送过去。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打完电话,张作霜哈哈大笑:“狗日的小六子这件事做的漂亮!”石小涵在一旁心里笑着:“你这不是骂你自己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