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多事之秋

2014-07-17 作者: 我爱123
  第144章:多事之秋

  第144章:多事之秋

  柴永波得到石小涵的电报,立命护送黑带七段高手富源长明前往南京。1928年的六月真是个多事之秋,天大的事情接连发生。

  六月一日,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霜下令奉军退出关外。张作霖乘坐的火车抵达沈阳皇姑屯火车站时,被日军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死。

  张作霖为人机敏,长于计谋。成了官军的张作霖对为害地方的土匪十分痛恨,极力剿杀。在他的连年痛剿下,辽西的小股胡匪或被招抚,或被剿灭。就连党羽千余的大股悍匪田玉本也被张作霖部击毙,其徒众星散,百姓称快。

  张作霖是个有很大政治野心的人,他不甘心在东北三省一辈子。没想到争夺权力没有结果而败在蒋介石的手里。1928年4月,在蒋、冯、阎、桂四大集团军的攻击下,奉军全线崩溃。6月2日,张作霖声言退出北京。

  日本和俄国都不愿张作霖回到东北,其原因张作霖是个很圆滑的人,日俄战争时期,他左右帮忙,又左右打击。弄得无论是沙俄还是日本,都不敢得罪他,当然,他也因此得罪了双方。

  而张作霖对付日本人的办法也别具一格,一次出席日本人的酒会,酒过三巡,一位来自日本的名流力请大帅赏字,他知道张作霖出身绿林,识字有限,想当众出他的丑。但张作霖抓过笔就写了个虎字,然后题款,在叫好声中,掷笔回席。那个东洋名流瞅着“张作霖手黑”几个字笑出声来。随从连忙凑近大帅耳边提醒,“大帅写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成了‘黑’了。”哪知张作霖一瞪眼睛骂道:“妈那个巴子的!我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在场的中国人恍然大悟会心而笑,日本人则目瞪口呆。这个“寸土不让”的故事也一直流传到现在,正是因为这些生动活泼听来过瘾的故事让张作霖的名字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家喻户晓。

  眼见这个难缠的东北统治者、一个决不向外敌低头的血性男人要回东北,日本人早就已经为张作霖挖好了死亡的陷阱。

  张学良是第三旅的旅长,第三旅是独立旅,是张作霖的王牌军。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

  六月八日,阎锡山北伐军第三集团军进入北京,被蒋介石任命为京津卫戍司令。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告统一中国。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政府发出《绝不妨碍统一电》,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后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陆海空军副司令。

  柴永波被蒋介石留住,参加7月6日在北平西山碧云寺举行的北伐胜利祭灵大典。而此时的柴永波却恨不得立刻赶到天津去办一件大事。

  由于要到北京去,柴永波又一次发电报,通知石小涵把日本人送回卢氏,其他人到北京待命。

  石小涵接到电报,命令队医和两个战士回到卢氏,其他人分成四部分散进京。7月5日,在河北马兰峪东陵发生特大盗宝案。

  石小涵、柴永波、梁大勇分别接到特工们的情报,三人经过沟通,有石小涵全力追捕这些宝物。石小涵不敢停留,带着六百多飞狐大队的战士赶赴河北。

  “妈的!原来是孙殿英这个狗娘养的!”石小涵经过仔细巡查线索和特工们的情报证明,确定了盗宝之人。但宝物现在何处,只有孙殿英和他的几个贴身部下知道。

  顺义,孙殿英的指挥部一百多米处有几个望远镜昼夜监督着。从盗宝到现在已经十天石小涵担心宝物失散再难追回。三十大车,这个数字谁听到都会吃惊。

  其实宝物盗出后,孙殿英亲自检巡一遍,择其上品装了满满5大箱带回司令部。命令自己的警卫连长带着三箱宝物到天津销售,剩下的装成两个箱子,交给自己的贴身随从。其他的宝物分给了手下的弟兄。

  石小涵正在焦急的等待时,北京却传来在琉璃井有人贩卖慈禧宝藏的消息。石小涵猛然醒悟,与其在此死等,不如主动出击。

  经过和李刚商量,他把一中队派往北京,哪里有柴永波亲自指挥。李刚带领二中队跟踪孙殿英,三中队分成四个小队,严密监督孙殿英手下的几个师长,而石小涵带着四中队赶扑天津。

  天津海关、古玩市场,石小涵终于发现了孙殿英第八师师长谭温江的副官。经过飞狐队员跟踪,在日租界一家旅馆里发现了大批的古墓宝物。

  “太后未入棺时,先在棺底铺金花丝褥一层,褥上又铺珠一层,珠上又覆绣佛串珠之薄褥一。头前置翠荷叶,脚下置一碧玺莲花。放后,始将太后抬入。后之两足登莲花上,头顶荷叶。身着金丝串珠彩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挂,又用串珠九练围后身而绕之,并以蚌佛18尊置于后之臂上。

  后头戴珠冠,其傍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108尊。后足左右各置西瓜一枚,甜瓜二枚,桃、李、杏、枣等宝物共大小200件。身后左旁置玉藕一只,上有荷叶、荷花等;身之右旁置珊瑚树一枝。其空处,则遍洒珠石等物,填满后,大公主来于盒中取出玉制八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置于后之手旁,方上子盖,至此殓礼已毕。”

  石小涵命令书记官把前清宫女的供词记录一遍,这才离开朝张镇芳的客厅走去。张镇芳起身相迎,让座后急切的问道:“这个宫女都招了?”

  “招了!张大人,这批财宝的数目庞大价值惊人,你看。”石小涵把慈禧地宫宝物的价值记录单递过去,张镇芳不觉念出了声:“

  金丝绵褥制价为8.4万两白银;绣佛串珠薄褥制价2.2万两;翡翠荷叶估值85万两;陀罗经被铺珠820颗,估值16万两;后身串珠袍褂估价120万两;身旁金佛每尊重8两,玉佛每尊重6两,翡翠佛每尊重6两,红宝石佛每尊重3两5钱,各27尊,共108尊,约值62万两;翡翠西瓜2枚,约值220万两,翡翠甜瓜4枚,约值60万两;玉藕约值100万两;红珊瑚树约值53万两;价值最高的是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上面一颗4两重的大珠系外国人进贡,价值1000万两,总价约1005万两。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约500粒,小珠约6000粒,估值22.8万两。

  乾隆裕陵被盗宝物有乾隆所书用拓印条幅10块。另有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300余件。”

  “张大人,还有两件最重要的,

  玉石西瓜,全是由珍宝玉石做成,且不说每一粒玉石的价值,仅玉石的数量已是一时难以数清;这个玉石西瓜,是当年外藩进贡清朝皇帝的礼物。另一个是一口宝剑,剑身已呈黑色,剑柄镂金雕玉,这口宝剑,是三国时代赵子龙的!”

  “赵云的宝剑,当年叱咤风云的赵子龙用的那把剑?”张镇芳吃惊了。

  “是!”石小涵平稳了一下心情:“一定要把这些宝物全数追回,流落到国外对不起我们的祖先。”张镇芳度着脚步,猛地一转身走到电话机旁。

  “喂!老三吗?我是张镇芳。对!来我这里一趟,我有个朋友需要见你。对!再见!”张镇芳放下电话:“这个人如果都没消息,我就一点办法都没了。”

  “谁?”石小涵心里想:“真是有本事的?还是小心一点为好。”想到此,石小涵就想张嘴劝阻。张镇芳却首先开口说话:“你是怕来人知道后走露消息,我敢肯定,这个人现在知道的不会比你们少。”

  “呵呵!真有这样的人,我倒愿意结交一番。”

  “李三,燕子李三。”

  “什么?”石小涵站起来了:“神偷燕子李三?”

  “你认识?”这一次是张镇芳吃惊了。

  石小涵摇头:“他的两个师弟都是我们的人,一个师妹嫁给了我们的梁副司令。”

  张镇芳笑了:“有这层关系就好办了,我害怕这家伙不买我的帐、不和你们合作呢。”

  燕子李三来到,张镇芳正要向他介绍石小涵,李三直接报出了实现的底细:“石小涵,洛阳人。卢氏神龙大队大队长,实际上的第四当家的。我没说错吧?”

  石小涵哈哈大笑:“有谁知道神偷燕子李三、当年逃命到沧州学的本事,他的师弟师妹正要找他算账呢。”

  李三微微一笑:“我的师弟师妹都有了好归宿,根本就不记得我这个不成器的师兄了。你们梁副司令还赏我一把飞刀,你给他捎回去吧。”

  “到卢氏去还做梁上君子,如果县长出手的话,你只怕已经死三年了。”石小涵哪里允许李三在他跟前卖弄,直接把话说到李三的痛处。

  李三一生经过的最危险一次阵仗也就是那一晚上,没想到石小涵当时在场。张镇芳对李三说道:“卢氏县长柴永波是我的义子,你们两个交过手?”

  石小涵插话:“只出了一掌。”

  李三惊了:“那一掌把我从房檐上击下来的人是你们县长?”

  “是!送你那一掌是我干的。”

  李三大笑:“卢氏三巨头每人赏我一击,我却没有还手的机会。厉害厉害!”

  “能在我的掌下逃生的人甚少,李大哥的轻功暴露了你,严郑浩认出来是同门武功才饶你一命。”石小涵进一步揭底儿,李三反而点头:“是!我师弟那一声我也听到了。”

  张镇芳问石小涵:“永波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他在十三岁时打败他的师父唐天放我知道。”

  石小涵挠着头顶:“到底有多高,我也不清楚,感觉就像门外的天空。你坐飞机朝上再朝上,上边还是空的。”

  “谁在背后议论我?”门外一声是房间里的三个人都站了起来,柴永波走进门先对张镇芳施礼,又和燕子李三相见。

  燕子李三急忙还礼:“多谢夕日县长饶命之恩。”

  柴永波问道:“你师弟也来了,何明辉过两天也来。都是一家人三哥别外气行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