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一夜大火城中无恙 酒宴丰盛遍是冷眼

2014-07-17 作者: 新手上路了
  64一夜大火城中无恙酒宴丰盛遍是冷眼

  曹操仍面带笑意,开口道。

  “撤军事大,我岂不知?”

  蔡阳听了,急忙开了口。

  “丞相既知,为何还撤?”

  曹操听了,淡淡一笑。

  “我应云长,可撤大军,前无古人,岂不更显我大义?”

  听了曹操之言,不少文武终于明白了曹操的用意,纷纷点起了头。

  曹操撤军三十里,为关羽回城禀报二位嫂嫂让道。

  关羽率领百十号人马,急急忙忙地进了城。此时,他率人马行走在街上,心中甚是不安,暗暗想道。

  “昨夜城破,不知二位嫂嫂如何?若遭不测,我如何对得起兄长?”

  关羽一路想着,举目四顾。

  城中房屋完好,商铺照开。

  百姓也举止平静。

  举目所及,城中全无战火摧残景象。

  关羽见了,颇感纳闷。

  “昨夜城中大火,却不见房屋被毁,百姓受惊,是何缘故?”

  虽然关羽心中困惑,但不管怎么说,城中安宁,令他心中稍感放心。

  城中街道上,昨夜烧火的灰烬虽已清除,烧过的痕迹却清晰可见。

  关羽看到了地上烧火的痕迹,又前后张望。

  地上的烧火痕迹数十步一个,连成一长串。

  关羽明白过来,心中暗想。

  “原来,是曹贼在街上放火唬我。看来,文远所言不谬,城中军民,果然安宁。若二位嫂嫂未受惊扰,那便太好了!”

  关羽来到甘、糜二人所居的大院,见房屋完好,院内院外宁静,路上一直七上八下的心,才平静下来。

  关羽下了马,急步进了院。

  甘、糜二位夫人闻报,也匆匆迎了出来。

  关羽见甘、糜二人神色无恙,心中才完全放心了,急忙上前拜见。

  “昨夜城中不宁,可曾惊扰嫂嫂?”

  甘、糜二位夫人见了关羽,也很高兴。

  “不曾惊扰。今二弟平安归来,如此便好了!”

  拜见毕。关羽与二位嫂嫂一同入堂坐了。

  刚一坐定,甘夫人便开了口。

  “昨夜曹军入城,我等以为必死。谁知无一军入门,我等毫发未损。二弟自外归来,可有皇叔音讯?”

  关羽听了,舒了口气。

  “嫂嫂无恙,我便放心了。只是兄长与三弟,目前尚无消息。”

  听关羽仍无刘备音讯,糜夫人也开了口。

  “二弟平安归来,便是万幸。皇叔音讯,可继续打听。今下邳已失,日后之事,不知二弟做何打算?”

  关羽见问,便开了口。

  今日我来,正为此事禀报嫂嫂。

  “二弟请讲。”

  关羽立即道。

  “昨日出战,我被围土山,身陷绝地。我本可拼死一战,然兄长托我照顾嫂嫂,我若不存,嫂嫂何依?”

  甘、糜二人听到此,都情不自禁地点起了头。

  关羽继续说。

  “今晨,我欲率军突围,此时张辽前来劝降,我恐嫂嫂城中受屈,约以三事,并请曹军退兵,便我入城禀报嫂嫂。”

  甘夫人听了,看了糜夫人一眼,才说。

  “噢,曹军原是因此撤离。二弟所约,不知哪三事?”

  关羽见问,择其要相告。

  “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嫂嫂享兄长俸禄;三是若得兄长音讯,任我自去相投。”

  甘夫人听了,却对糜夫人说。

  “噢,难怪曹军破城不扰,原是因此。”

  甘夫人说到此,才对关羽说。

  “二弟所虑周详。只恐日后得了皇叔音讯,曹贼不容二弟去寻。”

  糜夫人听了,也忧虑起来,说道。

  “是啊。若曹贼其时不允,如之奈何?”

  关羽听二位嫂嫂皆担心曹操异日不肯放行,开口道。

  “彼已允我,我自有应对。嫂嫂且放宽心。”

  甘夫人听了,说道。

  “既如此,二弟可自行裁决。我二人乃女流,不问外事。”

  关羽听了,起身一揖道。

  “嫂嫂之嘱,关羽谨记。”

  关羽得了二位嫂嫂允许,方到曹营见曹操。

  曹操得知关羽前来归降,大喜,早早便率帐下文武伫立于辕门外迎候。

  此时,曹操正殷殷而望。

  曹丕与众文武静立曹操身后,但彼等却多数神色冷淡。

  蔡阳见曹操竟率众文武出辕门远迎关羽,悄声对身边的许褚说。

  “仅一降将,相迎声势,竟如此之壮,将军可曾见过?”

  许褚一脸气恼,只哼了一声。

  这时,关羽率数十骑而来。

  曹操见了,顿现喜色,急忙迎上前去。

  关羽急忙下马拜见。

  “败兵之将关羽,见过丞相!深荷不杀之恩!”

  曹操满脸喜色,急忙扶起,欣喜道。

  “曹某素慕云长忠义!今日幸得相聚,足慰平生之愿也!”

  曹操说完,欣喜地携着关羽之手,一同步入了辕门。

  文武人群中,蔡阳阴阴地似笑非笑,对众人开了口。

  “诸位,仅一降将,丞相竟率文武,亲出辕门相迎,待如上宾。公等久随丞相,功勋卓著,竟不及一降将。蔡阳不敏,不解丞相之意,公等可知?”

  听了蔡阳的煽动,不少人都露出了不平之色。

  荀攸看了看众人,立即开了口。

  “丞相乃以义服关羽,欲为己用。将军休要妄言!”

  荀攸常有奇谋,深为曹操器重,文武人人皆知。

  但蔡阳遭当众指斥,一脸不爽,辩道。

  “先生,且看看身边诸公,谁不是功勋卓著?丞相待之,及此降将么?这如何是妄言?”

  荀攸听了,冷冷一笑。

  “是不是妄言,你敢当着丞相之面再说一遍么?公然离间丞相与诸位将军,你吃罪得起么?”

  蔡阳听了,满脸恼怒,却不敢再争辩。

  众文武听了,也收敛了不平之色。

  此时,曹操仍欣喜地与关羽并肩信步向前。

  关羽提出“三约”,虽闻张辽转达,仍未得曹操亲口承诺,关羽心中暗想。

  “我异日是否能去,二位嫂嫂皆不放心,今我便与他当面说定,以免其日后反悔。”

  关羽想毕,便开口提起了“三约”之事。

  “文远代禀三事,蒙丞相允诺,谅不食言。”

  曹操明白关羽之意,神色庄重地回答。

  “吾言既出,安敢失信?”

  关羽最担心的,便是得知刘备音讯后,曹操不予放行。因此,他打起了预防针。

  “关某若知皇叔音讯,虽蹈水火,必往从之。关某思兄心切,此时若未及拜辞,伏乞见谅!”

  曹操听了,面露欣喜,看了一眼关羽,口气干脆。

  “玄德若在,必从公去。今徐州失久,仍无音讯,不知玄德尚在否?”

  曹操说着,观察着关羽反应。

  关羽听了,心中想道。

  “按理而言,兄长若在,当投下邳与我合兵。今逾一月,兄长既未来投,也未遣人来寻,我如何敢断言在否?”

  关羽心中想着,只好默然无语。

  曹操见了,又开了口。

  “吾将广为缉听,公且勿忧。”

  关羽听了,立即拜谢。

  “多谢丞相!”

  曹操赶紧扶住。

  “公休多礼!使君前居许昌,与吾交厚。探其音讯,自在情理。公何必言谢?”

  不管曹操由衷与否,探音讯最为重要。关羽听了,心中稍安。

  帐中,丰盛的酒宴早已排就。

  曹操携着关羽之手进了帐,一直向上座走去。

  走在后面的曹丕与众文武,不少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色冷淡。

  曹操领关羽到次席前,请关羽先就座。

  关羽看着曹操,又看了一眼身后的众文武。

  众文武或扬头,或调头,人人面色冷淡,不正眼相视。

  只有张辽悄悄向关羽竖了一下拇指。

  关羽回视曹操,面露难色。

  曹操也回头看众文武。

  众文武见曹操目光恼怒,不少人都低下了扬起的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