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自然功法

2014-11-25 作者: 江湖一大少
  第二十九章自然功法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竹竿偈》——唐长源程序景岑

  放好了丸子和图,高泽回到堂屋,也没跟几个大人提这些事。

  这些小事,小玩意还是自己处理吧,可不能什么事都要大人帮忙,那就显得自己太没本事了,这可不是我高泽的性格,将来我可是要做大事的人。

  嘿嘿,高泽在一旁自我得意起来,脸上竟然还露出了含蓄而自信的笑容,幸亏大家都没注意他,不然又忍不住要教育他一顿,让他不要得意忘形了。

  高怀远明天一早就和两位老爷子坐车去省城了,刚才把高泽上学的事和两位老爷子商量了一下,两位老爷子的意见竟然出奇的一致。

  开学大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先去省城处理事情,看处理的结果和情况,如果时间短很快能处理完,他们就不耽搁马上回来。

  高泽也就先不用去外婆家上学,还是由他们教育,这个自信两位老爷子还是有的,以他们的学识和经验加上高泽的聪慧,教高泽成人成材那是没什么问题的。

  另外就是怕省城的事情比较棘手,不太好处理,需要的时间太长,两位老爷子一时半会的回不来,那就只能让高泽去外婆家先上学了。

  好在以高泽现在肚里的存货,上初中也是没问题的,学习方面倒不用担心,就是让他先融入人群之中,和更多的同龄人在一起相处交往,锻炼他的能力,增加他的阅历。

  两位老爷子当然是希望省城的事情越早解决越好,对高泽去学校上学,他们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尤其是王五爷,他可是知道现在国内的教育制度的,“唯分论”,根本就不注重学生的素质,也不管学生的平衡全面的发展,非常的畸形。

  他可不想让那些学校和老师误人子弟,毁了他的聪明能干的干孙子,好在高泽有个好外公好大舅,这倒让他也放下大半的心了。

  高老爷子呢是因为自己有些东西要传给自己的孙子,他从高泽出生到现在一直都在给孙子打基础。

  现在眼看根基已成,马上就可以在这上面添砖加瓦了,却又要离开一段时间,让他好生的为难,怕耽误了孙子练习的时机,白白的浪费了他的良苦用心和高泽这绝佳的奇材。

  高怀远和林佩云倒是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外公外婆那边对高泽也是疼爱有加的,加上大舅对高泽非常的欢喜,高泽去那边上学,生活有人照顾,学习有人督促,为人处事更是有人言传身教,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王五爷又说了一会话,叮嘱了几句,就先回去收拾明天要带的东西了。高泽一见没什么事了,也想洗手脸准备睡觉,可是爷爷高庆林却叫住了他。

  进了爷爷的房间,高泽有些疑惑的看着爷爷,不知道爷爷要说什么要做什么。高庆林也没有什么废话,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拿出个形状很怪异的东西,椭圆形束腰,呈银锭形,通体髹朱红色漆,并填彩漆细钩戗金纹饰。

  高庆林见高泽眼中流露出的疑问和不解,笑着对他说:“小泽啊,是不是没见过这个玩意啊,它这个形状很特别很好玩吧?”

  高泽肯定是没见过的,一头雾水的说:“爷爷,爷爷,这是什么呀,红通通的,有点像我在书上看到的银锭的样子呀,这中间刚好可以用手握住,是挺好玩的,这是什么东西啊?”

  高庆林微微叹了一口气,有些萧索惆怅的说:“这个叫龙凤纹银锭形雕填漆盒,你看这盖面上雕填龙凤、山海纹样,还有一个篆书‘万’字,盖子四周和口沿分别饰以花朵、八宝和水波纹,足内髹黑光漆,刀刻填金‘大明嘉靖年制’。这个盒子呀是<font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font-size:0;overflow:hidden;width:20px;">看书’,。网奇幻:</font>明代的龙凤纹银锭形雕填彩漆盒。”

  高泽听了才大概的知道了眼前的这个东西原来是个盒子,还是个造型奇特的盒子,还是明代的,看来也是爷爷珍藏的好玩意啊!

  高庆林见高泽好像有点明白懂了的意思,又问他:“小泽啊,你知道雕刻的这个龙凤、山海纹样是什么意思呀?”

  “传统纹样中的龙凤纹比喻合欢之意。另外在《世说新语·赏誉》中记载: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陆曰:‘公未睹不鸣不跃者耳!’所以龙跃凤鸣又有才华出众的意思。爷爷,对不对啊?”

  高庆林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嗯,小泽说的不错,你看啊,这种银锭形状的是明代一度非常流行的盒子的造型,雕填漆的工艺也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漆器工艺之一。”

  “这个盒子装饰艳丽而不俗,繁密而不拥挤,所使用的朱红色是后人称之为‘枣皮红’的颜色。”

  “小泽你记住啊,这种‘枣皮红’的颜色是断定明代漆器的标准之一,从大小和纹样上看,这是一件婚礼上所使用的器物,是新嫁娘的首饰盒子。”

  “这种银锭形的外形,很适合手抓,这种设计又实用又好看,这件漆盒展现出了明代漆器工艺的状况和流行式样,很有研究和收藏价值,我现在把它交给你,你一定要把它保管好,知道吗?”

  高泽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不就一个明代的雕填漆盒吗,还这样郑重其事的交待,有点大题小作了吧。

  高庆林目光敏锐自然是看出了高泽的不以为然,语气严肃起来说道:“小泽啊,这个漆盒呢是你奶奶的嫁妆,当时应该是装首饰用的吧,我也没太留意,只是因为它的形状太吸引人了,我才特意的问了一下,才知道是明代雕填彩漆的。”

  “后来也才知道,雕填彩漆的工艺由于费时费工,进入清朝以后便不大做了,到了乾隆以后,更是几近失传,因此,倘能得到一件雕填彩漆的精品,实属不易,更不要说保存如此完好无损的漆盒了。”

  爷爷的郑重其事严肃的表情,让高泽不得不从心里重视起这个除了形状和颜色有点特别之处的盒子,难道爷爷在这盒子里还放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吗?

  高泽想到这儿,连忙拿起盒子,掀起了盒盖,想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自己的猜测到底对不对?

  高庆林见高泽有点着急粗鲁的动作,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从高泽手里一把夺给盒子,沉着声音说:“像这种有盖子的年代双比较久远的雕填漆盒子,要格外注意开启和关合时尽量减少磕碰。”

  “记住,雕填漆的器物虽然花纹不易磨损,但随着时间流逝,还是应尽量减少对其画面的摩擦。再说,这是你奶奶的遗物,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

  高泽知道自己错了,奶奶留下的每一件东西,哪怕是最小的最不起眼的东西在爷爷的眼里都是最宝贵最珍贵的。

  高泽一着急就忘了这事了,他连忙向爷爷赔不是:“爷爷,是我不好,我着急想看这盒子有没有什么东西,就忘了这是奶奶留下的了,我不敢了,再也不敢了,您别生气好不好啊?”

  高庆林当然不会跟爱孙生气了,只是对爱妻的怀念之情和当年的愧疚之情让他总是无法释怀。

  看高泽都道歉了,他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一脸慈祥疼爱的摸着孙子的头说:“小泽啊,明天一早,我和你干爷就要去省城办事了,暂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你呢,根基也打得差不多了,今天呀,我就把师门的内功心法都传授给你,希望你能照着心法好好的练习,到时我回来可是要检查的,不能偷懒知道吗?”

  “内功心法?是金庸大侠写的武侠书里的那种内功心法吗?爷爷,还真的有啊?”高泽一付不相信的神色,仿佛觉得爷爷是在跟他开一个善意的玩笑似的。

  高庆林却没有接他的话茬,打开龙凤纹银锭形雕填漆盒,一脸虔诚和敬意的从盒子里取出了一个薄薄的小本子,都有些发黄了,磨损得也挺厉害的,上面写着“内之心法”四个字。

  高泽接过来,翻开第一页,“通天贯地自然功法:顺应自然,舒适安泰,返光自照,心定如壁;心如镜,性如水,修心养性,注意言行;绝对安静,高度清醒,回复自如,揭示生命。”

  “人在气中,气催人动,天人相映;人随气,气随人,心未动,气先知;人有形,气似影,形影不离,形正则影正。”

  “口气随真气,口气传真意;人随真气,气随人意。要以气感动人,不要靠生气;正念引正气,邪念引邪气,使你走邪道。练先天自然功用正念,可以避邪驱邪。”

  “心室是真气所居,心一变,气便知;生我者父母,养我者大地,保我性命是真气;真气保性命,真心换真气;先天元气自然练,全凭心意下功夫。”

  “气功靠意念,一念之差大不一样;修道容易得道难,得道容易修道难;气道决定天道和人道,有德就有道,无德无道;无身无心,无为而无不为。”

  这些内容真的是深奥难懂,看了没几名,高泽的头都大了,面露为难之色看向了爷爷说道:“爷爷,这个,这个也太难了吧,我怎么看不懂啊?那又怎么练啊?”

  高庆林好像知道高泽有这一问似的,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从枕头下又拿出一个比刚才那个厚得多的小本子也递给了高泽,对他说:“小泽啊,你再看看你手上的这本练功笔记。

  ”“这是我师门历代弟子练习本门功夫的心得,都是我平日用白话所写所整理,刚好为你所用,望你不要辜负了希望和寄托,勤加练习,一日不辍,早有所成,小泽,你能做到吗?”

  高泽见爷爷说得认真,一本正经的,知道此事马虎不得,也收起嘻笑的神色,脸色庄重的说:“爷爷,您放心吧,我一定牢记您的话,日夜不辍,刻苦勤练,不负所望!”

  注:《竹竿偈》诗解注

  长沙景岑(生卒年不详),晚唐五代时禅僧,湖南长沙人,法号招贤,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初住长沙鹿苑,大宣教化,世人称为“长沙和尚”。机锋峻峭,应对禅师时喜作大虫(老虎)扑噬之状,故号岑大虫。

  赏析:这是一首在禅门中流传甚广的名偈。“百尺竿头不动人”,修行已经到达百尺竿头而“如如不动”,这是境界极高的表现。

  然而这是否就是绝顶之境呢?是否到了此时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虽然得入未为真”,即便如此,却仍然尚未到达无上的一真实界,不能完全契入诸佛智慧觉海而成无上士。

  何谓无上士?《涅槃经》曰:“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为无上士。”

  无上士即超越常无常、乐无乐、我无我、净无净之诸佛不二境界。

  百尺竿头的顶端,仍是有道可求,有法可得,故并未究竟。

  禅师鼓励诸学者应继续向上,不可得少为足。“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至此方乃亲证如来涅槃至境,所谓“身世俱殒兮究竟归元,人法双忘兮彻底了当”。

  “百尺竿头向上”则海阔天空,云开月亮,涅槃生死同一如,烦恼菩提无二相,十方世界即是吾身,吾身即是十方世界。

  本文由小说“”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