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土地恢复秦国旧制

2022-04-03 作者: 壶中洞天
  第171章 土地恢复秦国旧制
  李阳并没有危言耸听,秦国的土地兼并问题,已经严重防碍到了大秦帝国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大秦帝国的兴亡。

  几十万的新贵阶层,在这十余年间,兼并了秦国大部分土地,举国上下, 国穷民贫。

  虽然田税国家照收,但是百姓食不果腹,一但像今年一样出现灾荒,国家收到的田税,还不够用于振济灾民。

  长此下次,秦国就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便只能每年将国库的钱粮拿出来改善民生,解决百姓的温饱, 结果就是国库空虚,任何事情都无力去做,如此国家积弱久了,估计匈奴都能把大秦给灭了。

  另一条就是视天下百姓饥荒于不顾,他们若反,就武力镇压,可是这样秦国就亡的更快了。历史上的秦国,就是因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秦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所以,秦国目前的百姓非常迫切的需要休养生息。

  可是,秦国近两千万人,土地却掌握在几十万的新贵手中,就是给天下休养十年时间,天下百姓也依旧会是苦不堪言, 民不聊生的结果。

  所以, 唯有土地恢复旧制, 重新国有,由朝廷重新分配,让天下百姓都有自耕地,大秦才有希望。

  秦国与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不同,在秦国,平民是没有私有土地的。

  没错,在秦国统一之前,土地是不允许买卖和世袭的。

  秦国既按官爵等级分配田宅,而农民则予授田,是采取国家分配制度。

  平民在成年的时候,官府会分配一定的田地,打仗时,都是军人,举国皆兵,不打仗时,就种田。

  立功越多,分配的田越多,但这些田却是国有的,在这人死了以后,朝廷还要将田收回的。

  将军王翦在乘征战前夕向秦王请求赐予土地,并希望秦王赐给他世袭土地的特权,却被秦王婉言拒绝了。所以,在统一前,秦国的土地,本来就是国有化,非私人性质。

  “土地恢复旧制,重新分配?”嬴政皱眉道。

  李阳点点头,道:“不能仅仅只是重新分配,因为重新分配后,过不了几年,穷人的土地依旧会被土豪士族们兼并过去,非常久之计。”

  “那你打算如何做?”嬴政疑惑道。

  “就八个字,恢复旧制,不可买卖!”李阳铿锵有力的说道。

  “恢复旧制,不可买卖?”嬴政眉头一皱。

  李阳点点头:“没错,只有恢复旧制,土地重新收归国有,然后再按每户的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性质属于国家的,百姓从国家手里分配到的土地用于耕种,他们就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就不能私下进行买卖,如此方能彻底杜绝土地兼并,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嬴政一听,双眼一亮,喜道:“不错,之所以秦国这十余年间,土地兼并会如此严重,皆因秦国土地公有旧制已经名存实亡,大家都将土地当作私产,而大肆的进行买卖!看来,唯有重申土地公有,杜绝买卖,方能治标治本了。”

  土改政策能得到嬴政的认可,李阳心里虽然十分高兴,但是却有不少担忧。

  因为要想让秦国土地恢复旧制,这就等于是直接拿大秦的士族和新贵们开刀,完全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这一点可是非常致命的。

  历史上的商鞅,之所以落了一个不好的下场,其实就是因为他得罪了士族权贵,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于是当秦孝公死后,商鞅便迎来了灭顶之灾。

  所以,对于李阳来说,这次的土地改革就是如同商鞅变法一样,是一项直接损害利益集团的改革,这项改革必将会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上。

  以往的立新法,轻徭役,之所以没有一个人反对,是因为这些改革不仅不会影响士族们的利益,反而对他们有利无害。

  比如轻徭役,以前百姓徭役过重,劳动力紧缺,那些士族新贵们的土地都找不到佃农来耕作。而士族新贵们的土地虽然没有耕种,但却依旧每年要上交田税,所以徭役过重,直接损害了士族新贵们这些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李阳的轻徭役政策,以其说是让百姓休养生息,倒不如说是替士族新贵们谋福,他们个个都双手赞成。

  而如今土地恢复秦国旧制,则完全相反,士族新贵们不仅要将兼并的土地收归国有,就连他们通过立功获得的土地,也要收归国有,再重新分配。这种严重损害他们利益的变革,他们要是不反抗,李阳打死都不相信。

  嬴政似乎看出了李阳的担忧,道:“你是担心有人抵抗土地恢复秦国旧制?”

  李阳点点头:“是啊,土地恢复秦国旧制,直接损害了士族新贵等地主阶级的利益,势必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此得罪他们,臣怕……”

  嬴政冷哼一声,道:“有朕给你撑腰,你怕什么,难不成谁敢违抗朕的法令不成!”

  李阳翻了个白眼:“臣怕的倒并不是土地恢复秦国旧制无法施行。”

  嬴政懵了,诧异道:“那你在怕什么?”

  李阳摊了摊手,一脸无耻的样子:“万一臣变成第二个商鞅了,那臣多亏啊!”

  嬴政一脸黑线……

  还以为能说出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话来的人,是多么的大公无畏,是一个有着多么高尚品格的真君子。

  然而,如今看来……

  是朕想多了!
  这家伙,哪里是什么君子呀,分明就是一个真小人。

  嬴政也时醉了,冷哼一声:“朕就没见过你这么胆小怕事的人,土地恢复秦国旧制必须实行,这事你不做也得做,你不帮朕去得罪人,难道让朕亲自去得罪人吗。”

  李阳直接晕倒,你他妈比我还小人!

  这时,嬴政沉吟了一下,道:“对了,土地恢复秦国旧制,你可有想好具体方案?”

  李阳点点头,回道:“臣觉得土地恢复秦国旧制可以分两步,第一步是重申秦国土地公有制,对士族新贵们按照他们的爵位,给以相应的俸禄,以此形式来收回当初封赏给他们的土地,这样可减轻他们的抵触心理。第二步,便是按户分配土地,做到人人有田。”

  嬴政点点头:“朕觉得你这方案已然十分可行了,就这么做吧!你放心,有朕给你撑腰,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皇室宗亲,谁若是胆敢因此事报复于你,亦或坏我大秦强国大计,你尽可以先斩后奏,就算是这天塌下来了,也有朕替你顶着!”

  “喏!”李阳立刻领命。

  其实,对于李阳来说,得罪士族新贵们,虽然是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但,那也只是值得担忧,李阳并不认为自己真的会成为第二个商鞅。

  因为今时不同往日,一是,今日的秦,不再是百年前的秦,今日的太子扶苏,也不是秦孝公时期的太子。

  商鞅之所以会死,更多的原因是他变的是法律,因为执行律法,他杀了很多士族。更重要的是,太子犯法,他为了执行律法的公平,使得太子被流放,监督太子的赢虔被处于劓刑,教育太子的公孙贾被处于黥刑。

  赢虔是秦国皇室成员,公孙贾是旧贵族成员,太子是未来的君王,而商鞅把他们三个人得罪透了。加上商鞅是孤臣。孤臣就是指不勾结朋党,在朝廷中没有根基,只忠于君王的臣子。商鞅无疑就是这样的人,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托付给了嬴渠梁。

  所以,君主一死,太子登基后,商鞅的死就成为必然的了。

  而这次的土地恢复秦国旧制则不同,皇帝统一六国的时候,因为担心土地不够分封,早就实行了年俸的奖励办法,就和后世退休工资一样,虽然你退役了,但却根据你立功相应的爵位,每年可以领到对应的俸禄,以此保障生活。所以,这次土地改革可以直接全面实行这种年俸取代土地军工田的办法。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土地征收+补偿安置。

  如此一来,新贵们在广义上来讲,其实并没有吃大亏。加上有秦始皇这位开国皇帝在,更是无人胆敢违令抵抗。

  这样一来,没有人敢拼命作对,就不用大开杀戒,李阳也就不会与那些士族新贵有深仇。

  另外,土地恢复秦国旧制,不会得罪到扶苏,扶苏是李阳自己的学生,这一层关系足够牢靠,也与商鞅不同。

  更重要的是,商鞅推行律法,是个孤臣,而自己则是全面实行改革,增置各种部门,可以说新政实施下去,朝政很多权力机构都是自己的人。

  加上以后实行科举制度,更是会把士族新贵们的地位挤压下去,介时那些旧士族又能夸自己如何?

  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些区别,所以李阳才敢实行土地恢复秦国旧制,因为他相信,变法改革的功臣,其归宿不一定就会是商鞅、王莽,也有可能会是后世的邓公。

  而眼下的秦国,十年前秦国为了统一大计,喊着杀敌立功赏田地,现在统一了,虽说要将分出去的土地重新收归国有,虽说有损新贵的利益。但是,土地恢复秦国旧制,并不是让你们这些新贵从此没有土地了,而是依旧会分配土地给你的,只是没有以前多了,但是你有俸禄补贴呀。

  另外,秦国统一前,本来就是土地公有制,土地不可作为私产,更不能买卖,这是秦法里写得清清楚楚的。可以说,恢复旧制,是名正言顺的。

  如今,只不过是重新分配一次罢了,难度其实并不是太大。

  所以,在李阳看来,大秦要想进行土改,此时秦始皇还在位,是正当时候。而一但继续拖延下去,土地私有化的属性一但根深地固了,特别是拖到秦二世了,再想土改,可能就真的不太现实了,严重一点可能会动摇社稷统治。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