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迷离

2021-07-03 作者: 谌琤
  第176章 迷离
  且不说宋家进行的事情,只说麟州的情况。

  韩佑君和周子豪把案情大概梳理了一番,发现丞相把这个漕运交给了自己的养子钟明照。

  这个钟明照是五年前的新科状元,那年正好是丞相做的监考官,才让自己人揽下这样的差事。

  说来也是巧合,钟明照虽然是走后门被提拔上去的,但是在治理才能上也算是有两把刷子,这些年的漕运也是规规矩矩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皇帝也就默许了丞相的这个举动,让钟明照一直管理着麟州的漕运。

  但是事情的真相皇帝却不知道,就这样任凭丞相在朝中嚣张了很多年。

  知道这件事的人,也早就都去世了。

  丞相知道防患于未然,有些事还是保险一些比较好。

  李家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没权没势的小商贩,偶然间被瑾儿父亲王廷升所救济,生意才好了起来。正是因为李家是不起眼的平民价,才没有被丞相盯上,幸免于难。

  后来李家生意做大了,也不敢忘当时王廷升的救命之恩,对瑾儿特别好,当做自家孩子一样抚养长大。

  可是王家人都已经救不回来了。

  大家也不知道,王廷升这一腔孤勇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个没有太多权势的地方小官,竟然想着越过上头层层的权贵,去和一手遮天的丞相抗衡,实在是以卵击石。连累了许多无辜的人,都死在丞相手里。

  在罪名下来的时候,王廷升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当时他的孩子众多,瑾儿只不过是一个姨娘生的小女儿。

  瑾儿刚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一直在偏房长大,王廷升还没来得及把她添到族谱里。他看着懵懂的女儿,叹了口气,心想这或许就是天意。

  但是他们的住宅早就被丞相盯着了,想把孩子和证据一起送出去,还是很难的。

  最后还是一个小厮找到了后门旁边的一个狗洞,把瑾儿从那里塞出去的。

  瑾儿人小,穿着粗布衣服,并没有引起监视之人的注意,这才逃过一劫。

  到了李家,她什么也没说,李家老爷李松看了给他的信,知道来龙去脉之后,沉默了很久。

  事已至此,他们小商贩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只能按照恩公的意思,把这个孩子扶养成人。

  瑾儿在李家的第二天就生了一场大病,在夜里发起烧来。

  那时李家还没有大房子,瑾儿是和李夫人一起睡的,突然嘴里说起胡话,吓得李夫人赶忙请朗中。

  照顾了瑾儿一夜,瑾儿还是不见好,整个人都浑浑噩噩的。

  王家满门抄斩的那天,瑾儿已经不省人事。

  李家夫妇不忍,都没有去看,守着瑾儿。也是奇怪,在行刑后的一天,瑾儿这病就转好了。

  后来李家生意做大,李夫人用心给瑾儿调养身体,瑾儿的身体渐渐好起来。

  对于自己家,她已经没有太多记忆了,甚至对于家里的大事都已经想不太清了。但是她永远记得自己被送出去那天,父亲脸上是多么痛苦,只是她不记得他脸上有一份悔意,反而恨自己没有能力让这奸臣真面目大白天下。

  这些事情已经尘封在时间里了,活下来的人继续生活着,或为自己的生计奔波,或为自己的野心权谋。

  王家那一大家子,似乎只是人们久远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了。

  韩佑君和周子豪都很唏嘘,似乎在对方脸上都看到了一丝后怕。

  这世道,虽是太平年间,但是权贵要搞垮一家子却是十分容易的。甚至于株连九族,危及那么多的生命。

  韩佑君现在才释然了,当时奇怪陛下为什么把自己安排到穷乡僻壤去做官,自己的志向可是做一个贤臣。

  现在才知道,原来做官也没有这么容易,一不小心就掉了脑袋。

  伴君如伴虎,还得小心虎视眈眈的那些同僚,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周子豪在战场上见惯了生死,但是听到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还是很吃惊的。丞相可以为了一件或许不重要的事情而草菅人命,一出手就是一大家子。他们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捡了半条命回来,京城的富人却这般随意。

  他看了看韩佑君,说道:“真是无法理解。我好不容易捡回来一条命,难不成和他争斗,他也要让我命丧黄泉?”

  韩佑君摇摇头:“他才不管你是什么。只要他自己的大业得以实现,不管前面付出什么代价他都是愿意的。现在的他,心里早就没有了仁义道德了。”

  “很难不赞同。”周子豪长舒一口气,“这样的人留在朝中太危险了,他不死,以后会有更多无辜之人因为他的大业而死。朝中便再也没有人敢和他抗衡,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所以陛下才要我们来调查此事。”韩佑君把手里的信件装回信封,“我们也只能尽自己所能去调查这件事,想方设法还那些枉死的人清白,还天下一个公道。”

  两个人都渐渐有了想法,要想保护自己和家人,以他们现在的能力还是不够的。只有变得更强,才能活得安心。

  “二位兄台在屋里吗?”门外传来李承林的喊声,两人对视一眼,韩佑君把信件放进抽屉,就看李承林推门进来了。

  “呀,李兄,今日怎么得闲来我们这里?”周子豪迎上去,笑意盈盈。

  韩佑君坐在桌子后面,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李承林。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察觉到李承林变得很奇怪,所以对他也多加了一分防备,有些事情还是少一个人知道比较好。

  “这不是有了新进展,特此来找二位兄台商议嘛。”李承林笑着,对韩佑君拜了一拜。“韩兄。”

  韩佑君点点头,温和地笑着:“可是有什么新发现了?”

  “有。”李承林把袖子里的一装纸拿出来,摊开铺在两人面前,说道:“这是我在整理卷宗的时候发现的。可能是年岁比较久远,又没有人注意,所以一直在角落里。”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