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在车迟国种地

2022-03-31 作者: 夏虫话雪
  第157章 在车迟国种地
  “什么,今天街上出现了来自东土大唐天朝的书生,看来是取经人来了。”

  鹿力大仙捋着胡须,眼中精光一闪道。

  “来了吗?太好了,终于可以离开了。”

  虎力大仙立刻道。

  “不不不,大哥,我觉得, 我们兄弟完全可以拜入取经人门下,与他一起去西天取经。”

  羊力大仙开口道。

  “说的也是,我们兄弟由于天赋异禀,只不过修行时间尚短,如果能够被取经人那位师叔老祖看重,未来必然是前程似锦。

  不求拜师成功, 只求鞍前马后就好。”

  虎力大仙立刻开心的道。

  当然,三者很谦虚,如今不敢自称大仙,而是号称小仙。

  虎力小仙,鹿力小仙,羊力小仙。

  于是乎,接下来,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孙悟空,黑熊精,熬烈三人所过之处,所有道士都跑来修行,这是他们的师傅师祖的嘱咐。

  反正他们都要离开了,一切都好说。

  能不能加入取经队伍,他们也没谱。

  毕竟,听说取经人现在是去西天取经的和尚, 一行四人。

  而且,拜入取经人门下,到底算不算改换门庭, 欺师灭祖?

  陈光蕊无语,他的顺风耳, 将三个家伙的谈话,听的清清楚楚,也就是说,这车迟国没有劫难,反而可以直接转化成一方修行儒道八德,儒道修行法的国度。

  陈光蕊索性就是人前显圣,光明正大的传扬儒道,把和尚庙也给改成了孤儿院,估摸比,当初的观音院还要大一些。

  这里的和尚很多,已经上千,这么多的闲人,他主要传下农家修行法。

  农家,诸子百家之一,又称“农家流”,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奉神农为祖师,祖述神农,代表人物为许行,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

  由于儒家轻商农,东汉中期以后农家迅速衰落,董仲舒罢黜(chu)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最关联的地方。

  这位让统治者集权,成就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延续,在陈光蕊看来,这位对时代发展,是罪人。

  对于儒家来说,却是大功臣,因为他,儒家彻底超脱了百家,列为第一。

  而现在,陈光蕊准备双管齐下,培养一批农家弟子。

  农家弟子,小到种地,只要辛苦劳作,就能够成为农家童生,重在一个“勤”字。

  然后,在农学方面,不论是总结出,优秀的种植经验,种植规律,改进种植手段,工具,等等。

  都可以获得才气奖励,文位不断提升。

  将这车迟国培养成农业小国,也算是他的一次试验,反正,凡人不会有害处就是了。

  农家一旦出现进士,就可以做到望天祈雨,这是农家的力量。

  比写降雨诗来的更快,如果有上万名农家一起祈雨,同样有效果。

  这是农家靠天吃饭,必备的技能。

  有了甘霖,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在饿肚子。

  民以食为天!
  这一点,陈光蕊相信,以后这个车迟国,会变得更加到荣昌盛。

  而整个过程非常的顺利,整个国家都在积极配合这件事,道士,和尚,都化作了农家学子。

  一边读书,一边还要亲自耕种,养殖。

  陈光蕊亲自下地干活,带着三个弟子,在半年时间,亲自种了十亩小麦。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农家的领悟,更加透彻,直接化作农家大儒。

  他身上有很多传承,但是有的并不精深,达不到大儒层次。

  这次知行合一,也算是让他明白了农家的贵民思想。

  无论是哪一个时代,最苦的就是老百姓。

  陈光蕊亲自结合自己博学多才的大脑,整理了脑海中的大量记忆,编撰了一步,农以食为天。

  一年以后,陈光蕊顺利在农家一道上,先成就了半圣。

  因为他的分身,在长安,也开始抓农业,农家发展迅速,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东西,底层百姓,饿肚子,饿怕了。

  在大唐天朝那边,这些年,陈光蕊的分身已经官居一品,成为宰相。

  可是,他却是更加忙碌了,亲自,行走于神州大地上,传扬百家学术。

  他一视同仁,碰到适合的好苗子,肯定是会培养一番。

  横渡于黄河边上,亲自参与了治水。

  用的当然是他早就发明出来的水泥。

  甚至,他亲自出手,写下了,郦道元的《水经注》,梳理了河道。

  在陈光蕊的努力下,大唐天朝,迎来了连续第七个丰收年。

  于是乎,在整个大唐天朝民意之下,陈光蕊在农家一道上,直接成就半圣。

  势必躬行,知行合一。

  这就是大唐天朝的宰相,二十九岁的陈光蕊,这一天,他再次被功德之力与文曲星光淹没。

  哪怕是,远在大唐天朝的分身也获得了大好处。

  这个分身,主修诸子百家,负责帮助陈光蕊积累才气,功德,让大唐天朝变得更加强盛。

  如今的大唐天朝,进士,已经达到五百以上,翰林也有八人。

  举人上万,童生早已达到了十万之数。

  而从陈光蕊穿越,到现在,也是经历十年多了。

  单单西行路,就已经走了七年多了。

  西天大雷音寺!

  “观音大士,取经人到哪里了?”

  如来佛祖询问道。

  “到了车迟国了。”

  观音菩萨如实说道。

  “他在车迟国干什么?”

  如来佛祖道。

  “种地!”

  观音菩萨道。

  众菩萨,尊者,罗汉:“……”

  真是个奇葩啊!

  “你去问问,他还要不要来我大雷音寺了。”

  如来佛祖无喜无悲的道。

  “尊,法旨。”

  观音菩萨赶紧道。

  她心里也是默默无语,世间竟然有这般奇葩。

  结果就是,通过月光术,呈现的大屏幕,大雷音寺所有和尚看到了陈光蕊被功德之力与远古文曲星之力包裹的场景。

  种地斗能够得到天道的奖励,被远古文曲星认可。

  这难道是那位的私生子不成。

  而,陈光蕊身体周围,关于他写的巨著,农以食为天,里面囊括,养殖业,防备自然灾害,各种庄稼适合环境,耕种时间,种子播种深浅,适合水量,如何正确利用农家肥,等等。

  陪在他身旁的三个弟子,也终于达到了收获,可以吸收远古星辰之力焠体,修行。

  至于其他和尚,道士,农民,一瞬间,诞生了三千民农家童生。

   战国时,农家代表人物有许行。许行,楚国人,无著作留传,生平事迹可见于《孟子》一书。生卒年不可考,约与孟子同时代。当时随行学生几十人,颇有影响,儒家门徒陈相、陈辛兄弟二人弃儒学农,投入许行门下。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