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暗伏杀机

2014-08-16 作者: 一叶style
  冯太后不露声色地点点头道:“太尉,你身居高位,却能听进朝臣之见,实为不易。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三人敢于直言,着户部赏百金。”

  乙浑跪拜道:“太后娘娘圣明!微臣还有一事,请太后娘娘示下!”

  冯太后道:“太尉大人乃国之重臣,但有何言,尽管道来。”

  乙浑道:“谢太后!臣闻先帝与皇上皆听从太后之言,颁下恩旨,敕修云岗石窟,以弘扬佛法。然石窟耗费钱财巨大,未知太后娘娘欲如何调拨?”

  冯太后叹了一口气道:“开凿石窟,乃先帝之愿也!然三王之乱,户部消耗大量钱财以充军资,石窟修建工程已然迟滞。待我大魏休养生息,数年之后,国库充盈,方可继续为之。”

  乙浑奏道:“太后娘娘,微臣不才,愿献巨资以修石窟佛像!”

  冯太后闻言惊喜道:“太尉,石窟修建,所需钱财巨大,爱卿如何能积得如此钱财?”

  乙浑奏道:“臣该死,请太后恕罪!此并非微臣之财,用是朝中诸官欲谋高职,贿赂微臣而得。微臣当时本欲拒绝,忽想到朝廷平叛,国库空虚,何不收下以献太后与皇上,以急我大魏所需?”

  冯太后大喜道:“太尉智勇双全,实为我大魏之福也!本宫准太尉所奏,此等钱财,调拨户部,以修建云岗石窟!皇上,你看此法可行?”

  献文帝忙道:“母后圣明,儿臣所不及也!太尉收诸官钱财,却不贪为已用,而为朝廷谋福,此联与太后之福也!联必颁诏,以太尉贤德诏告于天下!”

  乙浑连连叩首,拜谢皇帝与太后恩德。又道:“太后、皇上,微臣还有一事相奏!微臣以为,以钱财贿赂微臣者,其心不正。我大魏开国以来,武功震于四方,先帝以来,颇重文治,肃清吏治,方能强国富民。故微臣恳请皇上与太后,严惩贿官之人!”

  献文帝看了一眼乙浑,小心翼翼地问冯太后道:“母后,儿臣以为太尉所奏极是,不知母后如何圣断?”

  冯太后道:“本宫亦以为如此,着太尉彻查此事!”

  乙浑谢恩,冯太后因为寝宫之中私藏李奕,心神不定,不无焦虑地道:“皇上、太尉,本宫倦了,如无他事,就此退了吧!”

  献文帝与乙浑都起身给冯太后道安,正欲离开时,献文帝见到太后寝宫内侧帐幔微动,不悦地道:“母后,虽然天热,可母后养病之中,亦受不得风寒。母后宫中之人,竟不关闭后窗,联欲罚之。儿臣欲尽孝,为母后关上后窗!”

  冯太后大惊,如果让献文帝发现了她偷情的秘密,那就不知如何收场了。正在她一筹莫展之时,乙浑忽然道:“皇上,微臣有事相求。皇上居丧,百官久不见皇上,心中生虑。微臣恳请皇上,现在就上朝堂,以安百官之心!”

  献文帝闻言,停下了脚步,看看乙浑,又看看冯太后。冯太后见到乙浑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心中已然有数。她思忖必是乙浑看出了寝宫之中的玄妙,故意找借口支开皇帝,欲为太后解围。

  冯太后心中顿时对乙浑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好感,满心感激。她故作镇定地道:“皇上,太尉所奏,亦在情理之中。三王之乱刚平,虽然皇上居丧深宫之中,然群臣挂念皇上,心中生虑,皇上不妨随太尉即去朝堂之上。百官见皇上之面,知皇上无恙,必然心安,那时皇上再回宫中。”

  献文帝见太,躬身道:“母后所言即是,儿臣告退,这就随太尉前去朝堂。”

  献文帝转身欲出太后寝宫,乙浑跟在其后,太后忽道:“且慢!太尉,本宫还有一言交待:皇上年幼,尚不得治国之法;本宫因伤静养,亦不能关注朝廷大事。在此期间,本宫特旨,天下大事,皆太尉便宜行事!”

  冯太后此事对乙浑已然信任无比,加之她初尝偷-情之趣,恋奸-情热,虽然臂伤并不碍事,却因贪恋情-欲而不愿为国事分心,故以天下大事皆付于乙浑。

  乙浑心中大喜,知道自己听众安远将军贾秀之计,已然取信于太后,此后朝廷之上,再无一人可与乙浑抗衡。

  他赶紧下拜,叩谢太后大恩。谢恩已毕,随献文帝出太后寝宫。

  两人离开后,冯太后长长地吁了口气。李奕从帐幔后走出,跪于地上道:“臣李奕冒犯太后,罪该万死,请太后责罚!”

  冯太后幽幽地道:“罢了,李奕,你做出如此行径,本应罪诛九族,然本宫念你献药有功,免你一死。以后你常来本宫处,给本宫疗伤!”

  李奕欢喜至极,叩首道:“谢太后娘娘不杀之恩!臣李奕定当尽心尽力,治好太后之伤!”

  言毕李奕抬头,目视冯太后。冯太后知李奕言外之意,两人相视无言,发出了会心的一笑。

  乙浑回府之后,令人召来安远将军贾秀,命他带齐人马,把那些曾经给他贿赂之人,按名单一一满门抄斩,朝野震动。

  北魏境内,本就贪污之风猖獗,百姓深为痛恨。见乙浑奉太后旨意,斩杀贪官,无不拍手称好,誉乙浑为青天大老爷。一时之间,乙浑名声大震,在北魏人眼中成为了北魏的栋梁之柱。加之乙浑拿出大笔钱财,资助云岗石窟修建,天下信佛之人渐众,都呼乙浑为‘活菩萨’。

  朝臣之中,虽然对乙浑的做法大异异议者众多,可谁也不敢多言,因为乙浑毕竟是奉太后懿旨行事。

  根基渐深的乙浑,目光重新投向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位。曾经公开反对过他的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三人成为他的眼中钉,乙浑听从贾秀之计,决定铲除三人,以震慑百官。

  如果借机杀掉这三人?贾秀进言乙浑,让乙浑保荐这三人,到云岗石窟任监造官。三人喜出望外,以为乙浑不计私怨而重用已,毕竟这石窟佛像修造,深得太后和皇帝重视,倾全国之力,为百官眼中的肥差。

  三人俱拜谢乙浑,却不知这‘肥差’,正是鬼卒套在他们三人脖子上的枷锁。
关闭